第509章 制度开跑,谁来踩坑(2/2)
张伟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先给自己来一轮压力测试?”
“对。”
李冬生拍了拍桌子:“他们不是说部署周期长吗?那我们自己先掛一单帐。”
“用农业三期的种子调拨流程,先测一遍责任节点,看掛帐→审批→確认→预算分配→到帐→项目反馈,这套能不能顺下去。”
“顺了,財政口就闭嘴。”
“崩了,我们自己先修。”
……
第二天,农业系统备案一份特殊流程试跑申请。
调拨任务从市农业局调下,目標是江南村“秋种改良试点”。
任务很小,预算只有三十万,但流程全走新机制,人工介入、节点记录、审批回溯、全链条追踪。
书记办也收到了消息。
书记王飞坐在办公室里,看著秘书递上来的试跑报告,语气轻描淡写:
“他这是自验图纸?”
秘书:“是的,农业系统內部先掛帐自查,不走宣传、不报喜,单纯做一遍测试。”
王飞点头:“行。”
“他们自己摔一跤,远比以后在会上被人撕了强。”
秘书迟疑一下:“那……財政局那边意见怎么办?”
“別理。”
“图是谁批的,就由谁看著跑。”
……
流程掛了三天,系统没出错,人出了问题。
掛帐节点那天,江南村项目承办人没回报材料。
一问,才知道人压根不知道这流程怎么走。
“我以为还是老法子,找熟人批两张单子就能走帐。”
“你这搞得跟省级拨款项目似的,我不会填啊。”
张伟听完脸都绿了:“李市长,你这是掛自己啊?”
李冬生没生气,反而说了句:“对,就是要看会掛哪。”
“这就是组织系统最看重的点。”
“我们这套机制,不是跑得快,是能识別谁跑不动。”
“跑不动,不是系统问题,是人还没进机制。”
……
最后,李冬生亲自跑了一趟江南村。
半天时间,把流程拆成五段,带著承办人手把手走完每一步,从掛帐申请填表到调拨单录入,再到区財政预审、系统流程追踪,全走一遍。
“你看,”他在村口那张摺叠桌前,“这张单子,掛了帐,有编號、责任人、追溯码、流程节点、审批轨跡。”
“这就是机制。”
“制度图画出来不是看,是让你真乾的时候,不用问人,翻流程就知道下一步干嘛。”
村干部听得似懂非懂,但一个劲点头:“这回明白了,明白了。”
……
第五天,农业系统交出试运行总结报告。
標题很简单:
《责任机制首轮压测报告》
副標题:“一单掛帐,一个流程,一个人管到底。”
书记看完后一句话都没说,拿笔在报告封面上划了一道:
“批覆:继续试跑。”
“下一轮,推到区一级系统。”
……
而与此同时,財政局那边急了。
他们发现,农业图虽然跑得慢,但一旦掛上了帐,流程就锁的死。
谁想插手改帐、调拨、换供应商,全都要追节点责任人。
也就是说——以前那种“变更预算再改回去”的路,彻底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