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www.22dishuge.com
首页 > 精品推荐 > 双生彼岸花 > 第141章 对人类失望

第141章 对人类失望(2/2)

目录
好书推荐: 年过五十被丈夫拋弃后,她转身嫁给云城首富 重生我是京圈太子爷的硃砂痣 微醺夜,她狂撩,京圈大佬红温了 逼她替嫁?福运全被真千金带走啦 死后才知,京圈太子爷在我坟前哭成狗 万人嫌重生,京圈大佬为她折腰 倒追三年,冷静期结束他又后悔了 爬进棺材等死后,侯府全员悔断肠! 五十再嫁,我提离婚他疯了 渣男为白月光高调庆生,我捧骨灰杀疯了

胡川怔怔地点了点头。

此刻我们不得不讲起胡川在学术上的过往,因为这很有可能是他选择製造“彼岸”的真正导火索。

早在研究生时期,胡川在攻读理论物理学时,就发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现象。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学习成绩优异,对概念之类的领会得非常快,基本仅靠自己自学就能將绝大部分知识融会贯通,是旁人眼中天才般的存在。

那时候他很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连二元一次方程都算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一个知识反反覆覆地讲就是记不住,为什么有的人学东西只会死记硬背而不会融会贯通。

那时他仅仅是以上位者的傲慢心態,认为人和人的天赋是有差异的。

直到后来读博时,由於一些不可避免的应用问题,他需要从大学课程开始恶补高数,最初学大学四年的课程时他很轻鬆,到了研究生的环节开始吃力,等再到和应用物理学同步的数学时,胡川已经完全摸不著头脑。

当时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胡川自以为自己的学术能力在国內是首屈一指的存在,却能被一本解放初期泛黄教材上的流体力学计算题难得百思不得其解。

那是胡川第一次遭受打击。

之后由於实验和课程需要,他接触了更多圈外的大佬和天才,胡川这才明白,和他们相比,自己那点能力只能算听得懂人话,这些大佬早在用算盘手搓核弹的年代,就在数理化等各个领域,建立了高不可攀的山峰。

而他努力了近三十年,也不过是將將站在山脚下,望著巍峨的山峦,有了登山的资格。

而第二次打击,是他获得博士学位所要研究的一个有关微观粒子的实验,受实验设备限制,他们无法用最简明的公式证明该粒子的物理属性符合预期,只能通过实验假设、逻辑推理、实验、计算数据、修正、再次假设的方式反反覆覆地证明,十来个人耗时几个月才能完成。

然而在实验进行到一半时,他导师带来了一个毛头小子,那小孩只有十七岁,却和他一样,都是博士,甚至在学术水平上还比他高一个量级。

起初,胡川以为这孩子只是来歷练歷练,拓宽眼界,未曾想那孩子参观三天后,直接推翻了之前全部的实验流程和观测数据,並根据自己的假设,手绘了一份全新的实验方案。

在导师的极力支持下,胡川等人將信將疑地用了一周,结果实验异常成功,所有数据都吻合,大家只得五体投地。

后来听导师说,那孩子次年已经去中科院成立了自己的实验小组,他对那种微观粒子提出的理论,比国外还要先进好几年。

当胡川以为那孩子已经是人类智力巔峰,一座雄伟的高峰,举世瞩目的天才时,导师却无意间提及了一个名字。

拉马努金,20世纪初的数学奇才,出生在穷困潦倒的印度,却仅靠一本高等数学公式书推演出了无数崭新的公式,由於拉马努金本人缺乏系统的数学教育,他创造的很多公式往往只有最终结果,而无推导过程,这就导致在他年纪轻轻就意外身亡后,没有人能理解他那些公式的来龙去脉。

“拉马努金像一颗流星一样,带著耀眼的光芒划破夜空,留下璀璨的光影。”

然而当胡川听到这个故事时,却一点不觉得浪漫,反而觉得莫名恐惧。

这是他从对自己失望转向对整个人类失望的起点。

“当一座座高峰真的成了悬在穹顶的海市蜃楼,还会不会有人触碰到它?”

目录
新书推荐: 被迫抄书偷学,我捲成修仙界团宠 街头直播:随机抓路人答题送手机 毕业后不做牛马,去当赏金猎人 1秒1技能点,你说我凡阶天赋修炼慢? 超武斗东京 我一个兽医啊!你解锁大医系统! 女子监狱长?无良作者別搞我! 超神抽奖师,全民都是我的打工仔 大明:偷看日记后,老朱坐不住了 坏了,被李相赫做局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