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帝都底蕴,临近突破(1/2)
第209章 帝都底蕴,临近突破
儘管剧痛钻心,但徐凯还是强忍著点了点头。
“是!”
“裕王犯了这么大的忌讳,为何却仅仅只是被夺爵圈禁?”武良辰问道。
“是因为皇上!”
“哦?”武良辰来了兴致。
因为不管是民间传言也好,官场动向也罢,似乎都没有这位大燕皇上的事。
他就好像背景板一样,哪怕身为九五至尊,对外界的影响力依然低的可怜。
这种情况实在少见。
所以当从徐凯这个官场內部人口中听到这位大燕皇上的事后,武良辰自然好奇起来。
可能是疼痛稍稍退去了一些,这个徐凯的状態比刚才稳定了不少,隨即言道“武爷您有所不知,大燕朝堂之上虽然波云诡,错综复杂,但追根究底其实只有一个矛盾,那就是太后一党跟皇权一党的爭斗。”
武良辰立即醒悟过来。
“所以裕王是皇权一党?”
“没错,而且还是皇权一党的领军人物。”
“当初老皇驾崩,主少国疑,所以太后才会垂帘听政,摄国监政,结果没想到这一做就是十余年,而今皇上已经年近二十,正是年少有为之时。”
“按理说太后早该还政於皇,可她却以种种藉口赖著不走,最终形成了现如今这尾大不掉的局面。”
“而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太后更是权势薰天,朝野上下几乎都是她的人,但皇上毕竟占据著名分大义,因此身边也聚集了一帮肱股之臣,裕王千岁便是其中的代表。”
至此,大燕朝堂的纷爭脉络彻底明晰,武良辰也终於解开了之前的诸多疑惑。
“所以裕王倒台,是不是意味著皇权一党已经彻底失败了?”
“可以这样说,但那毕竟是皇上,所以儘管母子已经闹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但因为忌惮舆论,所以太后並没將事情做绝。”
武良辰隨即话锋一转,“那如今这个太后跟靖王之间就没有矛盾吗?”
徐凯的眸中闪过一抹讶异之色,因为他没想到武良辰的反应会如此之快,立即便抓住了常人经常会忽略的重点。
“当然有矛盾,实际上我来定海卫也跟这个原因有关。”
原来当初太后想要派来定海卫的人並不是徐凯,但却被靖王给强行驳回了。
用靖王亲口跟徐凯所说的话就是,定海卫能要回来更好,要不回来也不妨事,关键是跟这个武良辰打好关係。
所以这种事,绝不能让太后的人来做。
武良辰闻言笑了笑,倒是没想到自己如今在这些权贵心目中的地位会如此之重。
不过这並不重要,他也不在乎这些。
接下来武良辰又询问了一些关於朝堂上的事,问的很细致,甚至可称专业。
而徐凯也是越答越心惊。
因为这根本不像是一个出身底层的人所能问出来的。
只有熟谱官场规则,甚至懂得政治权术的人才有这个高度。
所以徐凯越发觉得之前获知的信息简直错的离谱。
因为这样的人要只是个人力车夫的话,那自己算什么?
徐凯战战兢兢的答完了所有问题,整个过程不敢有丝毫隱瞒跟欺骗。
终於,武良辰结束了问话,但还没等这个徐凯喘口气,武良辰便开口道。
“你在刑部具体负责哪方面的工作?”
“负责户籍黄册的管理。”徐凯如实回答道。
这个工作虽然清閒,但油水极少,所以他之前才混得那么惨。
“哦?那京城之中可出现过一位名叫净心禪师的老尼?”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大燕的户籍制度十分严密,尤其是帝都,但凡有人进入必须得报备。
哪怕如今势颓,但帝都作为重中之重,应该也不会太鬆懈。
再加上净心禪师乃是出家人,隨身必定带著度,这样她要是进入过京城的话,肯定会留下痕跡。
恰好这个徐凯便是主管这一方面的,因此武良辰方才直接问道。
徐凯闻言苦笑一下,“武爷,帝都人口百万,每日来往人员眾多,我如何能知道的那么详细?”
其实武良辰在出口之后也觉得自己问的有些好笑。
但他也確实很想知道这个净心禪师的下落。
毕竟当初樊姨临死前可是將杨莲儿託付给了自己,让自己带她去黄浦卫见净心禪师的。
结果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这位净心禪师別说回来了,连个音信都没有。
这令武良辰实在记掛。
“不过您要是想找这个人的话,等回去之后我立即派人查找黄册,只要她来过帝都,那就一定能將其找出来。”
说完之后,徐凯有些惶恐心虚的盯著武良辰。
因为他这是在试探。
他想知道武良辰到底打不打算放自己回去。
对此武良辰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他笑眯眯的看著徐凯,突然言道:“徐大人,那帝都之中风景如何?”
“风景自然是不错的,毕竟是三朝古都,底蕴深厚。”徐凯隨口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