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爭夺(2/2)
但是这些话只有他们塔寨的人知道啊,其他村子的人谁知道?
乡书记虽然知道,但是林父可没有给书记接著说话的机会。
林父深知紧急麻溜快的要诀,上来就给其他人扣上一个破坏招商引资的帽子。
虽然现在对外开放的政策刚开始实施,各地还没有把招商引资的事情当成头等大事。
但是在乡里看来,人家孟先生来咱们这里投资建厂,是帮助咱们来的,是扶贫来的。
说到扶贫,虽然种家第一次大规模扶贫开发政策的调整始於1986年,从上到下正式成立了专门扶贫机构,確定了开发式扶贫方针,確定了划分贫困县的標准,並划定了273个国家级贫困县。
但是实际上,种家成立后,政府贯彻生產自救方针,採取发放救济款资助生產和“以工代賑”等措施,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改变农村面貌,保障贫困户生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这是多种形式的生產自救阶段,也可以说是种家出来后扶贫工作第一阶段。
然后就是第二阶段,个案型的扶贫阶段。
1978年以后,为適应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形势,有组织、有计划地扶持贫困户从发展生產和商品经济入手。
依靠国家、集体力量和群眾互助,採取干部分工负责、富裕户扶助贫困户、逐户落实等办法,帮助贫困户发挥自身潜能,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
再往后,就是86年以后的社区型的以经济开发为主的扶贫第三阶段。
所以说,这个时候,扶贫这个词不算新鲜词汇。
“就是就是,人家孟先生可是自己找上来的,我不管他是怎么知道我们塔寨的,既然是他主动来的,就说明他看好我们塔寨,你们再过来抢人就不对了。
要是你们有能力,自己把其他投资商引进来,或者有其他投资商主动找上你们,我们塔寨绝对不抢。”
二房、三房的人看今天大房这么给力,直接给他们扣上一个大帽子,也是不甘示弱,纷纷表起態来。
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谁都知道,真要是这次是其他人去別的村子考察,塔寨的人绝对不会不过去的。
但是呢,没有发生的事情,人家可以说,你不能无端猜测。毕竟,人家可能只是想法,而你们,是真的付诸行动了。
其他村的村长也不甘示弱,
“凭啥呀,都是为了乡里发展,谁爭取到就是谁的本事。”
这位也是不含糊,不提塔寨的事儿,直接说乡里。他也知道,乡里其实对於厂子建在哪里没有明確表態。
乡里在乎的只是把厂子留在乡里,不能眼睁睁地看著这次机会白白地从自己手里溜走。
真要是人主动提出来来这里看一眼,然后转身把厂子建在隔壁乡里了,那他就完了。
以后再有什么人愿意过来投资,基本就不会再来这里了。
后面的人总会想,既然之前投资的人考察过后选择了別处,那肯定是这里条件不好,自己也就不用再去多费工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