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电量告急(1/2)
周奕鸣戴著耳机,闭眼跟著“灵枢”生成的冥想音频练习了好几晚。那晚,他正沉浸在“吸气……呼气……”的节奏中,渐渐觉得腹部似乎有丝微暖。可还没等他细细体会,耳机里突然传来一声轻微的“滴”,他睁眼一看,笔记本屏幕右下角的电量图標赫然显示——只剩15%。
“糟了!”周奕鸣猛地一拍脑门,“这破地方没插座啊,电量耗完我可咋办?”他赶紧翻开双肩包,想找找有没有备用电池,可翻了半天,除了耳机、两根备用数据线和一包压扁的薯片,啥也没找到。他盯著那可怜的15%,心急如焚:“『灵枢』是我在这儿唯一的救命稻草,不能就这么没了!”
他深吸一口气,试图冷静下来,摘下耳机,敲下问题:“灵枢,电量不够了,有没有办法省电还能继续用你?”屏幕上很快弹出回覆:“建议关闭无关程序,调低屏幕亮度,並启用低功耗模式。我可以切换到纯文本交互,减少计算负荷,预计可延长使用时间约2小时。”
“好,就这么干!”周奕鸣立刻按“灵枢”的建议操作,把屏幕亮度调到最低,关掉所有后台程序,界面变得简陋,只有黑底白字的终端窗口,但他鬆了口气——至少“灵枢”还能撑一会儿。
“灵枢,我在这儿练灵力导引全靠你了,电量没了咋办啊?”他敲下这句,语气里满是焦虑。
“建议寻找替代电源,或减少使用频率。目前电量不足,无法支持长时间运行。”“灵枢”的回答冷静而直接。
周奕鸣抓了抓头髮,苦笑道:“电源……这山上连根电线桿都没有,上哪儿找电去?”他靠在床头,盯著窗外摇曳的烛火,突然灵光一闪:“等等,我是程式设计师啊,动手能力也不差,太阳能电池不是中学物理课就学过吗?这儿白天阳光挺足的,能不能自制一个?”
他立刻输入:“灵枢,我能不能用太阳能给电脑充电?需要啥材料?”屏幕顿了几秒,才跳出回覆:“太阳能充电可行,需製作简易太阳能电池板。基本材料包括:导电材料(如铜片或金属线)、半导体材料(如含硅的矿石或晶体)、透明覆盖物(如玻璃片)和导线。原理是將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光生伏打效应为电池充电。建议搜集材料后,我可提供详细製作步骤。”
“铜片、硅石、导线……”周奕鸣喃喃自语,脑子里开始盘算。他记得包里有两根备用数据线,里面有铜芯,可以剥出来当导线用。敬业司附近有堆杂物,里面好像有些废弃的铜器,山上也有不少石头,兴许能找到含硅的矿石。至於玻璃片,房间里的窗欞倒是用薄玻璃镶的,拆一块应该够用。他越想越觉得有戏,心跳加速:“这要是成了,我就不用提心弔胆了!”
不过眼下电量只剩12%,他不敢再多耗,赶紧关掉电脑,小心翼翼塞回包里。白天在敬业司扫石阶已经够累了,现在还得为电量操心,他忍不住嘀咕:“早知道多带个充电宝,也不至於这么狼狈。”
第二天一早,周奕鸣起了个大早,背上双肩包,直奔敬业司。他一边扫石阶,一边偷偷观察周围,果然在杂物堆里翻出几块锈跡斑斑的铜片。他又跑到山道边捡了些灰白色的石头,心想这些说不定含硅。中午休息时,他溜回房间,悄悄拆下窗欞上的一小块玻璃,藏在包里。
回到住处,他迫不及待打开电脑,电量只剩8%。他输入:“灵枢,我找到铜片、石头和玻璃了,导线可以用数据线里的铜芯吗?怎么做太阳能电池?”“灵枢”回覆:“数据线铜芯可作为导线使用。步骤如下:
將铜片清洗乾净,置於阳光下加热至表面氧化,形成氧化铜层(半导体);
將石头研磨检查,若含硅,可作为另一电极;若无硅,需寻找替代导电材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