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血案(1/2)
楚禾其实还有不少的事务要处理,怕楚瑜一个人在宫中无聊,才每日进来陪一会。
如今占据了京城,挟天子以揽朝政。
楚禾既然揽下了这件事,自然要好好的治理天下,利用权利开始享乐,肆意妄为,活了几万年的她,早就已经脱离这种低级趣味了。
说到底,楚禾也是第一次治国,虽然她修炼了几万年,可修炼是修炼,治国是治国,是两回事。
不过楚禾在上个世界的时候,可是学了诸多的知识,凭藉返虚修士的灵魂,任何书籍几乎是看一遍就能融会贯通。
更是最后引领整个世界的科技发展。
科技,医疗,农业,种种楚禾都有涉猎。
楚禾决定撰写一部《六学大典》,含工学,农学,医学,地学,数学,文学,六门学问。
当然,楚禾也不会撰写后世高深的东西,她要先了解,这个时代,前五门学问已经发展到何种地步了,再循序渐进的编写。
至於第六门,文学,则是一些启蒙,和教育德行等方面的內容。
当然,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有了这《六学大典》,还得兴办国学,选拔人才,来学习,也要提高天下人的识字率,这些都需要一步一步的来。
绝非一朝一夕之计。
.......
就在楚禾忙於这些事情的时候。
三日后。
宣政殿,楚禾正在处理政务,忽然,一名原西川將领在通报之后,急匆匆的小跑了进来,脸色焦急道:“太尉,不好了,不好了。”
“北海侯今日幼子百日,在府內设宴,邀请京城百官及家眷赴宴,宴会中途,他假借太尉名义,以各地节度使至今还未上表称贺新帝为名,將各地节度使家眷以谋反罪名杀尽了!”
”现在神策军在长安的兵马,已经封锁了北海侯府,拿下了北海侯全家,但是北海侯在杀完人之后,就当场自尽了。”
一边说著,这名將领额头一边冷汗直流,他被授予左金吾卫將军之职,负责京城治安,如今却发生了这样的大事,万死难辞其咎啊!
可是谁又能想到,那北海侯会如此发疯,在自己幼子的百日宴上,行如此疯狂之事,他就不怕事后满门被斩吗!
楚禾放下手中的宣笔,眉头轻皱,问道:“有没有查清楚,是所有节度使的家眷全被他杀了,还是有倖存的。”
將领连道:“有,有,陇右节度使,关內节度使,朔方节度使,河中节度使,江陵节度使都已经上表称贺,而北海侯又与废帝旧臣走的近,所以这次宴会,他们都没去,但是其余之人.....”
“不能审时度势之人,死便死吧,此事怪不得你,那北海侯已存死志,传令將他全家抄斩,夷三族,人头悬於城外,同时在城中彻查其之同党。”楚禾一字一句的说道,这些人已经死了,是谁杀的已经不重要了。
不过,敢这样算计於她,那就要做好满门人头落地的准备。
“得令。”將领领命退下。
楚禾再呼来殿外的传令卫士,道:“传令给中书令和兵部尚书,让他们立刻派人去陇右、河中,令两地节度使调动兵马,紧守要道,再调两万神策军,立刻前往潼关驻守。”
“再发令给洛阳留守、朔方节度使、关內节度使,令洛阳留守立即调动粮草入长安,朔方,关內各调两万精兵入京听用。”
“得令。”
传令卫兵领了楚禾的詔书,立刻前去传令。
.......
此刻,长安城,北海侯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