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朱棣的魄力,以安南之地给朱高炽练手(1/2)
朱棣深深的看著朱高炽,对朱高炽所说的,展现出来的魄力都感到震惊。
安南那里可以种植三季水稻?可据他了解的是,安南的百姓都饿死不知多少,正在四处造反,真能做到一年三熟,还会缺粮?
尤其是朱高炽竟然打算的是解决安南所有人的官绅、权贵群体,让这些人將土地与钱粮交出来。
这是朱棣没有想到的,他所想的,反而是稳定这些人,因为在他看来,这些人稳定了,下面的各地才会稳定。
至於说到的重视真正的普通百姓,朱棣自认自己是重视的,百姓不安定,只会爆发混乱,但像朱高炽说的那样做,是不是太过了一点?
而要派官吏去往那边,他也没有这样去想太多,他本来是准备任用当地的官员,因为这些人对那里足够了解,可以稳定民心。
从大明调集官员过去,就会出现像朱高炽说的那个问题,那本不是大明疆域,哪怕打下来之后就是了,但因为距离过於遥远,有能力的人不想去,强制调用,恐还会真让人以为是被流放过去了。
那地方,大明从上至下,哪怕就是他朱棣,都认为贫瘠,烟瘴之地,疟疾频发。
去那种地方为官,满朝文官士大夫,谁愿意去?
而朱高炽这次所展现出来的,那股子心狠,他是真的欣赏,能够说出直接解决那个阶层的人,然后还想到了从大明调人过去治理,他能够感受到,朱高炽是真的想要將安南变为大明稳定的疆域。
原本他只不过想用解縉让朱高炽认识到错误,继续为他处理国事,却是让他探出了朱高炽这样的想法。
能够有著这些见解,这足以说明朱高炽是做过功课的。
更是说明,朱高炽这段时间,並不像表面那样在贪图享乐。
想著这些,朱棣的眼神都柔和了不少,反而越发的欣慰,如今朱高炽的改变,他就已经对朱高炽刮目相看了。
而尤其是对徐妙云的调理起了效果,他发现朱高炽是越来越顺眼。
既然朱高炽並不是真的像表面那样享乐,知道了这点就足够了。
即便如此,朱棣依旧没有表现將对朱高炽的看好表现出来,以免朱高炽膨胀。
“老大,你准备得很充分,很不错,真是让我意外啊。
我问你,你是怎么知道安南水稻一年三熟的?且知道了一年三熟,那安南百姓,为什么还是缺粮呢?
你说將安南的那些官绅、权贵全部消灭,夺得他们的土地与钱粮给百姓,以让大明收民心,这固然很好。
可是將那些人消灭,你可知会在安南引起多大的动乱?
你说的大明攻下安南后,那些人也会造反,这点尚未发生,无法验证,但要是像你那般做,我可以確定的是,那些人肯定造反。
大明需要的是一个稳定的安南,那些人一旦造反,该如何解决呢?
你说派遣官吏过去,即便有了解縉牵头,那么其他官吏呢?又该如何选派?
安南那里,夏季酷热,烟瘴频发,疟疾更是时常发生,比起大明,更加频繁。
你觉得,会有人愿意去那里为官吗?
且你將安南那些人全部消灭了,那么安南各地,都需要从大明选派官吏过去,这需要多少人,这些人又是否愿意过去,你可有想过?”
朱棣笑吟吟的看著朱高炽,朱高炽確实让他感到意外与震惊,但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
这些问题才是根本,若是朱高炽真的都有了想法,且还不错,他不介意按照朱高炽的想法试一试。
安南的权贵、官绅?
既然安南绝大部分土地与钱粮在这些人手中,那杀了便是。
至於有人造反?
大军镇压便是。
只要能够对大明有利,真的能够做到朱高炽所构想的,哪怕不是全部,他都会去尝试。
安南这个地方,本来是他构建大明在西南的战略,以及方便郑和下西洋的,其他方向他都已经开始进行了,西南方向,他也必须要开始著手。
至於西南那边还有云南的沐晟?
暂时先不提也罢。
当然,除了这些,还有一个他谁也没有说的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