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郡城(1/2)
天上隱约有乌鸦飞过。
这连弩尚在眾人理解范畴。
可这针筒是何物?
眾人面面相覷,没敢出声,生怕只有自己不知道。
见眾人沉默,李通明边在地上画图,边出言解释:“诸位且看,若將用於针灸的银针,其中间掏空,便是针头……”
枯枝游走如蛇,在地面上勾出细长针管的轮廓。
“针头后方所连接的竹筒,用於储存迷药。竹筒后方可以设计一个加压机关。”
“针筒被连弩射出,一旦接触到人体,机关便会触发,將竹筒內的液体挤压而出,通过针头注入进人体。”
“大致便是如此,诸位可能理解?”
李通明抬起头,目光扫过眾人。
很好,除去极个別还是一脸茫然外,大多数人都是能听懂的。
“可这迷药不经口鼻,又该如何生效?”
先前眾人爭执时,一直在旁却未曾参与的道姑,此刻眉尖微蹙,杏眸里浮著一层薄雾。
道姑道號云渺,是道门太虚宗的弟子。
太虚宗是远古大宗,底蕴雄厚,如今在道门的地位仅次於玉霄宫。
云渺此言一出,眾人也跟著意识到此问题。
计划是很不错,可迷药不经口鼻,该如何生效?
难道说直接射到嘴里?
虽说针头不大,但这未免太过粗暴。
“诸位有所不知。”
李通明站起身,“药液经皮下直接进入血液,流入五臟肺腑,比之直接口服汤药,吸收更快。”
难怪他要让我將迷药製成药液,且还要求越稀薄越好……
晏寧听后恍然大悟。
她虽是医家弟子,但却从未想过將药液注入进血液试试。
晏寧望向李通明的目光中,多了一丝好奇。
墨家弟子都是这般吗?
诛邪台匯集百家弟子,唯独少了一个墨家,一个农家。
至於原因,也很简单。
只因这两家的弟子,相较於別家,人数实在太少。
且还在工农领域,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压根腾不出人手到诛邪台去。
並且工部也捨不得,把一个能当百个用的墨家弟子和农家弟子放走。
……
事情敲定后。
裴让调拨两百踏霄营铁骑,护送李通明前往郡城。
孟守拙也点兵晏寧、霍临锋、云渺等几人出列:“尔等一同隨行,见机行事,给予援助。”
一共七名诛邪台校尉,齐声领诺,抱拳行礼。
一时,甲冑鏘然。
拢共两百骑兵,外加七名诛邪校尉,悉数听从李通明调配。
此外还有二弟李行川跟隨。
这个属於自愿听从调配。
一行人浩浩荡荡,玄甲森然。
从上空望去,如云墨翻涌,向郡城进发。
至於裴让、孟守拙和踏霄营八百骑兵、诛邪台一眾校尉,则列阵荒野,挡在必经之路。
负责拦截被不详污染的三万余村民。
虽说只做迂迴拦截,並不正面接触,但危险也还是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