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请先生解惑(1/2)
斋桌最左侧,一名学子乾脆蘸著茶水在桌上画圈:“若用九章推演法,当先以二问锁定真偽……”
“不对!”身旁紫衣学子拍案而起,“无常仙可真可假,你这二问撞上他岂不前功尽弃!”
“依我看,需以嵌套句式相问,令三仙互为佐证,方可三问內得解!”
这边如火如荼。
另一边,一名拿算筹的学子,手中动作越来越快,甚至逐渐化为残影。
下一瞬,算筹上冒出一股白烟。
著了。
眾人扭头,一脸不解,亦不语,只是默默递去水桶。
不远处,李通明看著这番神奇操作,一时没忍住笑出了声。
没曾想眾学子耳朵极为灵敏,十几双眼睛瞬间將他锁定。
见他衣著劲装,不是学院打扮,便以扰乱学堂秩序为由,將他请出膳堂。
膳堂外,李通明拄著下巴,看向面前建筑上掛著的匾额。
这不膳堂吗?
算了,今晚减肥。
时间流逝,隨著天色渐晚,书院的洒扫杂役提著灯笼,正欲回去睡觉。
途中经过膳堂时,却见堂內依旧灯火通明。
“真是怪了。”洒扫杂役摸摸脑袋,不解离去。
……
学舍。
听大兄讲到算筹著火处,李行川端著书卷的手有些微微发颤。
后经过一番努力,终究还是没能压住眼角笑意:“大兄何不直言,自己便是出题人!”
“想说来著,没给我机会。”李通明揉著发胀的太阳穴苦笑。
一天手艺活下来,极耗精神,就指望晚上吃些五穀杂粮,补充补充了。
未曾想这些书生们,平日里吟风弄月。
真动起手来,竟比兵营里的汉子还利索三分。
难怪当年大晏的开国皇帝,晏太祖。
会颁下“儒生不得朝堂爆衫斗殴”的禁令。
据说后来又加上了一条“违者罚俸”。
看来太祖皇帝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李通明恍的悟出门道。
另一头,听说大兄未能吃上晚饭后。
李行川起身整理衣襟,出门朝膳堂走去。
进入膳堂,他特意绕开议论纷纷的人群。
没曾想刚走出几步,不远处便传来喊声。
“是行川,行川你可知晓此题该当何解?!”
作为书院有名的才子,又是大儒谢观澜的得意弟子。
李行川之名还是有些声望的。
不过李行川却没理会眾人,目不斜视地穿过围上前的人群。
径直去到灶台前,拾了几个饢饼,放入事先准备好的藤编食盒。
而后便头也不回地离去,只留下几句话,在眾人耳边迴荡。
“此题是我大兄所出,你们可以问他。”
“不过他今日在此吃饭时,被一群无礼之徒赶出了堂外。”
“想来,现下是没心情为诸位解惑了。”
原本热闹的膳堂顿时陷入沉寂。
片刻过去,凝固的气氛被一名衝进膳堂的学子所打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