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並非他的菜(1/2)
隨著陈有福的一席话,其他人迅速散去,除了李建国和张大全都去了乡村。
进入科长办公室后,陈有福指著沙发示意两人落座。
待三人都坐下后,陈有福让张大全陈述前天赴三河进行採购的全过程。
张大全详细描述了採购始末,包括后来遭遇纺织厂人员拦截道路以及李建国如何处理。
张大全的敘述让陈有福倍感欣慰,他频频用目光打量李建国,嘴角笑意从未消退。
听完全部详情后,陈有福心中暗自感嘆:李建国確实是棵好苗子,不仅能力出眾,懂做人处世之道,且胆大心细手段灵活,这次三科可算挖到宝了。
陈有福热情地夸奖了两人一番,隨后將属於张大全的那张手錶票递给他。
张大全接过票券后,看到陈有福再无其他动作,好奇问道:“科长,不是说我们俩每人一张吗?怎么只有我的呢?”
陈有福听了张大全这话,顿时笑得合不拢嘴,隨即指著李建国道:“这小子坐不住啊,昨天中午就急匆匆过来把他的手錶票取走了。
这会儿都已经戴上了!”
李建国被陈有福如此一说,也忍不住觉得有些尷尬。
此刻,张大全才留意到李建国腕上的手錶,不禁疑惑询问:“建国,你手腕上那个表该不会是上海產的吧?”
李建国顿时露出得意之色,举起腕上的手錶对张大全炫耀:“全哥,这是我昨天在信託商店买相机的时候一併买的。
这块表可是浪琴牌的,世界闻名。
在国外那是有钱人的象徵,远比上海表高级得多。”
看到李建国又购置相机又买手錶,陈有福与张大全均不觉惊讶。
原来陈有福昨晚通过李建国和董燕琴的谈话得知,易中海给李建国准备了五百元活动经费;而张大全则是早上进办公室时听董燕琴这位消息灵通人士提到的。
陈有福好奇地问李建国:“你既然都在信託商店买了手錶,那你的手錶票呢?是不是用不上了?”
李建国回应:“我用它换了28块的胶捲呢,科长要是您需要用相机,只管通知我一声就行。
保证胶捲源源不断供您使用。”
李建国笑嘻嘻的与陈有福使了个眼色。
三人隨意聊了几句后,李建国便同张大全离开了科长办公室。
回到大办公室后,李建国走向董燕琴的办公桌前,瞧见董燕琴正閒著无事看报纸,於是开口询问道:“琴姐,您在宣传科认识什么人吗?”
董燕琴放下手中的报纸,眼睛里满是好奇,盯著李建国看了一会儿后开口问道:
“那当然有啦,咱们都是老相识。
是不是对厂子里的厂於海棠有意思?要不要姐姐给你牵个线?”
李建国想起於海棠的模样,急忙摆手否认,略带抱怨地说:
“琴姐,您可別乱猜。
我昨天刚买了一台相机,听说咱们宣传科里有暗房可以冲洗照片,想著去那里跟大家打好招呼,以后自己就能去暗房冲洗了。”
董燕琴听到相机二字,顿时眼睛一亮,站起身来兴奋地对李建国说道:
“咦,你真买了相机啊!以后记得借给我拍照哦,可不能小气。”
李建国赶紧答应道:
“没问题,只要您能搞定胶捲,想拍多少就拍多少。
不过您千万別和別人提,我们厂人太多了。”
两人是一个办公室的同事,天天见面自然不同於邻里乡亲那样隨便。
若是今天给邻居家一个人免费拍照,明天全街道的人都可能找上门。
见李建国答应了,董燕琴便带著他兴高采烈地朝宣传科走去。
同在一座楼里办公,到宣传科只需上两层楼梯便可到达。
到了宣传科之后,董燕琴先和熟悉的几个姐妹打了个招呼,然后把李建国介绍给大家。
此时於海棠恰好不在,不知去了哪里。
李建国也就与其他几个宣传科的大姐互相认识了一番。
董燕琴看到双方认识完毕后,便转头向姐妹们说起:
“小李还没女朋友呢,最近忙著相亲找对象。
要是谁认识年轻漂亮的姑娘就帮忙引荐一下吧。”
宣传科的大姐们一听董燕琴这话,一个个都睁大了眼睛紧盯著李建国。
毕竟之前董燕琴就已经將这桩事儿在办公楼里广而告之。
整栋办公楼里的女职工都知道三科来了个抢手货,各自家里有闺女或亲戚女儿都想试著给介绍一下。
儘管有点尷尬,李建国还是硬著头皮对大姐们大致讲了他的择偶標准。
这时一位叫关**的大姐笑眯眯地冲李建国说道:
“小李呀,我家院子里有个姑娘不错,模样特別俊俏,在麵包厂工作,那个单位可算得上是好单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