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排程软体(1/2)
相较於寒冷的柏林。
二月份的洛杉磯就温和很多了。
这里属於地中海气候,相当於欧洲的马德里或者罗马,四季宜人,阳光充足,即便在这个最潮湿的季节,也没有国內回南天时那种湿噠噠的感觉。
郑钱走出机舱,长长的吁了一口气。
与《梅兰芳》剧组发生齟齬后,他果断放弃后续行程,没有参加闭幕式典礼,十二號处理完一些手头事务后,就提前离开了柏林,一行人兵分两路。
夏安带著小金熊回国,抓紧时间完成《调音师》的投递准备工作,並监督另外两个年轻导演的短片製作与投递。
郑钱则与栗娜转道去阿美利加,见自己的股票经纪人。
至於『她』的短片合集交易,有高额佣金的刺激,高盛欧洲的雇员们爆发出惊人的行动能力,在郑钱飞机跨越大西洋上空的时候,就已经收到了卡尔的好消息,只等他落地后签字。
“——於教授,这一路受您指点,真的感觉受益匪浅。”
临下飞机前,郑钱握著座位旁一个中年华人面孔男子的手,言辞恳切:“我真的非常希望您能接受邀请,担任我们猫果树影业的技术顾问……顾问费暂时按一年十二万美元计算。如果您能领导一个团队完成我们之前提到的『排程软体』,您个人可以获得五十到一百万美元的奖金,这些都可以写进合同里的。”
郑钱不惜重金邀请的这位教授名叫於凯,现在是西门子数据挖掘部门的资深研究员,对图像检索与文本挖掘都有很深的造诣。
两人相遇其实也是巧合,於凯受邀来阿美利加给加州圣克鲁斯学院的研究生们讲授数据挖掘的课程,之所以降落洛杉磯,是为了去见一位老朋友。
在飞机上,郑钱看到他在刷门萨俱乐部的考题,一时心痒,拉著栗娜一起也跟著做了一套。结果栗娜有两道题没做出来,郑钱用时稍稍超限,而於凯则轻轻鬆鬆完成了全部题目。
有了交集,就有了谈资。
几人从门萨的考题渐渐聊到了人类智慧的极限。
在於凯看来,人类的智慧是有极限的,但人类通过智慧创造的可能是无限的,他举了两个非常现实的例子,imb的深蓝与通用去年新开发的无人驾驶汽车cmuboss。
“一个人的智慧始终是有限的。”
这位西门子的专家儘量用简洁的话语向身旁两个门外汉解释著自己的愿景:“人类智慧的未来在於『互联』,我们可以畅想的未来里,把深度神经网络放置在晶片中,也就是机器人的大脑晶片,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只不过这个应用场景落地很难,目前我能想像到的最现实的长周期、大场景的可能,就是像cmuboss那样的无人驾驶汽车。”
对於这个判断,郑钱不能更赞同了。
只有栗娜同学表示怀疑。
“——万物智能什么的太远了。”她拍了拍膝盖上的笔记本,嘆了一口气:“我只奢望在那之前,能早点出现一款软体,帮我们这些小助理解决日常的很多琐碎工作。”
“怎么说?”於教授来了兴趣。
“唔,就比如我们老板拍电影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