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回城(求追读)(2/2)
很快,眾人聊起了此次战斗,数位读书人直接开始恭维起沈义和沈忠,纷纷表示此战首功在二位將军。
如果不是他们身先士卒,率眾力保西侧城门不失,哪里会有今日之胜利。
沈义和沈忠都是粗人,被一番恭维后脸色有些涨红,赶忙起身干了一大碗酒。
陆宇对此也很高兴,还的是肚子里有墨水的人会说话,他之前还在羡慕张角手下招募了很多文人。
现在好了,也不需要他操什么心,手下自己就把事办了。
如今终於不用他自己操心內政的事了,之前那段时间,他头都要大了。
他接下来只需要把重心放在军事和农业上就可,其他的一些琐事,可以全权放手交给他们做。
於暉却没有参与到那些人的话题中,而是一直在用目光观察陆宇,此刻见陆宇心情不错,也站出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了。
“我认为此战还有一位大功臣,汉军的败退也和他有关。”
於暉的突然发言,一时间打断了其他人的恭维节奏,纷纷看向了他,纷纷好奇他口中的功臣是何人。
就连陆宇也在第一时间转过头来,饶有兴趣的看著,於暉见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的身上,赶忙说出了他的见解。
“汉军摆出如此大的阵仗,绝不会是虎头蛇尾,本意绝对是要收復固安的,各位就没有过疑惑吗,汉军为何会撤?”
眾人本就对此感到疑惑,只是汉军確实退了,没有搞任何小动作,再加上后来陆宇回归,早就没人关注这事了。
谁曾想於暉居然在宴会上提出了此事,一时间眾人都有些摸不著头脑了,完全猜不到他葫芦里卖的究竟是什么药。
於暉也不卖关子,赶忙解释道:“汉军刚刚撤离,渠帅和陆一將军就閒庭信步的回到固安城了,大家就没想过,两者之间有什么必然联繫吗。”
眾人纷纷愣了一下,听於暉这么一说,好像还真是如此,但於暉把台阶都铺到这了,自然不会让別人说出结论。
“所以说,汉军此次败退是渠帅之功,只是我学识浅薄,远不如渠帅高见,想不出用何种办法可以逼退汉军。”
其他人一看,话都让於暉说的差不多了,赶忙附和道:“渠帅不如给我们讲讲,您是如何神人天降,一举击退刘基小儿的。”
沈忠和沈义对此也很是好奇,赶忙竖起了耳朵听了起来,但他们却忘了身边的陆一也是知情者之一。
陆宇也没想到,於暉的心眼这么多,別人都没注意到的事,他不仅注意到了,还敢在如此场合说出来。
这说明他对自己的猜测很是自信,毕竟这种事若说错了,必然会搞得陆宇下不来台,那以后可就有他好果子吃了。
“咳咳!其实也很简单,我把汉军的运粮车劫了,可惜公孙瓚率三千骑追我,否则我也不至於放火烧毁这些粮食。”
听闻此言,眾人无一不为此感到震惊,陆宇只靠四百余人,就敢在敌军腹地劫运粮车,被追击的情况下放火烧粮还能全身而退。
於暉等人纷纷拜服,这是何等的胆魄,又是何等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