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刘延庆,我上早八!(求追读、求月票)(1/2)
宋徽宗赵佶此话一出,嚇得童贯趴在地上瑟瑟发抖,只能哆哆嗦嗦地回话:“臣不敢,官家英明神武,乃是圣君。此次伐辽之败,一则辽军使用奸计,二则种师道不能遵守军令,自然与陛下无关。臣还是那句话,太学生闭门造车而已,这万言书切不可信!”
“万言书不可信?太学生们在万言书里说你阵前独断专行,干预前线决策才导致大败,是也不是?”
“官家,彼时耶律淳已经下了降书了,是那耶律大石和萧干一味挑衅妄图破坏辽廷的降议,臣自然约束军队不得出击以免落入辽军圈套中。都是种师道不能约束大军遵守军令,方才捲入与辽军的战斗中。”
“太学生说你在两军阵前先命监军让西路军撤退,才导致东路军后路被包抄,否则不会如此损失惨重,是也不是?”
“官家,苍天可鑑,臣给种师道下了退回雄州的命令了,种师道未能遵令,撤退太慢了,否则不会有此大败!”
看童贯一味地狡辩著,这时老迈的蔡京倒是主动迈出一步,开始落井下石:“官家,依臣看,这万言书倒不是胡言乱语,一切罪过都在童贯身上。”
趴在地上的童贯这时恶狠狠地扭头看向了蔡京,心里疯狂咒骂著他。
蔡京当然不在乎一个落水狗是不是还会狂吠,只是继续说道:“官家最有知人之明,早年间重用童贯,在开边拓疆一事上也取得了不少的成就,实乃是官家用人的妙处。但是久而久之,童贯仗著官家的宠爱,恃宠而骄,专权误国,尤其是伐辽一事屡屡行差踏错,陷我大宋於险境之中。依臣的看法,不可轻饶童贯。”
尚书左丞王安中看蔡京开口了,也赶紧跟上老领导的步伐:“臣附议。尤其登闻鼓院鼓声大作,这次的万言书更是有上百名太学生联名,整个东京城都知道了这回事。民意汹汹,不处置童贯则无法给百姓一个交待。”
赵佶自然明白蔡京和王安中的意思,东京城百万人都看著呢,大家已经確定了种师道是无辜的,还得抓一个背锅的人出来。什么叫民意汹汹,那就是如果赵佶不把童贯推出去,汹汹民意就会开始衝击他这个道君皇帝的形象。
赵佶稳坐幕后,操控权臣去干坏事,民意无法压制的时候,再把被操控的权臣推出去背锅,这是他早就熟得不能再熟的套路了。
赵佶顺著蔡京和王安中递过来的话茬就往下说:“童贯你听见了吗,不光是朕要处置你,东京城百万生民、大宋万万子民都要处置你。”
童贯听见赵佶说要处置他,连忙又开始大呼冤枉,哭天抢地。
赵佶倒是被他的这番做派弄烦了,直接训斥道:“你还有脸哭诉冤枉?若不是你在军中擅权,岂能让我大军遭受如此巨大的损失,又怎会让伐辽大军南下兵諫?”
童贯连忙解释:“官家,这都是传言,没有军报说大军有反意啊!”
蔡京当然又站出来火上浇油:“官家,空穴焉能来风,这童贯竟然无耻到了这个地步,为了自己的性命,竟敢把军队譁变这样的大事轻描淡写过去。如果听信了这童贯的谣言,不做应对,不日大军当真南下了,岂不是作茧自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