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代王驾到(2/2)
“鹏举深夜前来,必有高论。”
岳飞站在堂中,说道:“末将前来,是想向大王进言,此番虽然收复了幽燕大片土地,但是古北口不拿下,终究是有遗憾。”
陈绍心中暗道,年轻的岳武穆,还是很靠谱的。他没有说鞑子还会南下,只说是有遗憾,不算圆满。
因为是个人都知道,鞑子一时半会,已经无力南下了。
强行说他们会南下,来让陈绍去攻打古北口,就有些信口开河了。
陈绍趿拉着木屐,说道:“古北口易守难攻,我定难军已经是师老兵疲,不适宜再行进攻。我是打算休整一段时间,再北伐古北口。”
接下来,定难军还有两个硬骨头要啃,一个就是幽燕门户的古北口。
第二个,则是郭药师。
岳飞沉默了一会儿,马上说道:“若是代王不弃,末将愿率所部人马,顶在古北口前线。”
陈绍闻言一怔,这个时候,顶在古北口其实没有什么好处。
自己要安排谁去,都要仔细斟酌一番。
短时间既然不打,在那个地方,等于是顶到前线。
没有后方的大的动员,也很难能拿下来。
属于是吃力不讨好的一个位置。
此时岳飞竟然要去,陈绍第一反应,就是问他:“这是宗汝霖的意思?”
“不干宗帅的事,是末将自己愿意前往。”
陈绍想了想,把岳飞顶上去,让这个好苗子磨炼一番也不错。
将来北伐女真金国,或许能有奇效。
至于他们会不会反戈一击,陈绍是完全不怕的,此时他已经有了更好的取代大宋之路。
到那时候,这些人反自己,名义上都站不住脚。
而且你大宋有什么恩德施下来,人家这些河北武人,为什么要死保你?
因为你重文轻武?因为你掘开黄河?还是因为你把河北拱手让给鞑子蹂躏?
他岳飞又不是士大夫,不是进士出身。
他不是宗泽,更不是李纲,他只是一个家乡河北相州的男儿郎。
陈绍根本就不信,大宋官家要是禅位,会有多少人能为大宋拼命。
“此时顶上去,压力还是很大的,鹏举你想好了?”
岳飞点了点头,今日来找陈绍,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刚开始,心中还觉得有些对不住宗帅,但是仔细回想过整个战局,他还是做出了这个决定。
下一次北伐,他不想继续跟这次一样,只能无力地做个看客了。
北虏鞑子南下,在他的家乡相州烧杀掳掠,这个仇不报,枉为男儿。
陈绍心中还是蛮开心的,笑道:“好!那我就跟朝廷保举你做檀州兵马钤辖,给你一些兵马。至于檀州的文官,你也可以尽管放心,我会给你配上一个干臣!”
“至于能做到哪一步,就看你自己了。”
岳飞拱手抱拳,没有说话,心中虽然感激,但那标致性的大小眼看上去倒像不服似得。
陈绍长舒一口气,虽然这次白沟河大胜,让自己收回了幽燕。
但是紧接着,北伐也要开始准备了,这又是耗时耗力的一项艰苦工作。
——
岳飞回去之后,什么都没有说。
即使是对自己的几个心腹,他也没吐露今天和陈绍的对话。
第二天,陈绍出兵,前往燕京城。
天空中阴云密布,风很大,颇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意思。
此番进兵,陈绍身边就不是那两三万人了。
定难军主力,来了一半,如此多的兵马,哪怕只是行军,也是彻底连天。
尽管燕京城,七次易主,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如此规模的雄壮兵马,还是第一次见。
秋风吹得旌旗烈烈作响,马蹄扬起的烟尘,遮天蔽日。
来到燕京城下,天色已经昏黄。
燕京城,有八座城门,其中丹凤门为南门正门,直通北辽皇城,平时闭而不开,仅重大仪式时启用。
今日陈绍来到的,就是丹凤门。
立马之后,吊桥缓缓放下,城门打开。
城中推举出来的一个男子,举着降书,来到阵前。
他大声朗读降书之后,跪地托举,顶在头前,等待受降。
霎时间,鼓角声呜呜响起,回荡在这风急天高的古城外,声音悲壮而雄浑。
恰似这饱经沧桑的城池。
陈绍挥了挥手,令旗挥舞,鼓声再起。
三军开始列阵,缓缓向前,中军灵武营,护送着陈绍前进。
收了降书,次第进城。(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