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可怜慈母心(1/2)
第3章 可怜慈母心
“东家,洪教头来了!”
旷野上,陈绍带着七八个庄客,正弯着腰挥着大镰收割草料。
陈绍直起腰来,擦了擦汗。
教头姓洪,让陈绍有些嘀咕,想起了前世水浒中被林冲暴揍的枪棒教头。
不过这位应该是有真本事的,因为他是正儿八经的刘府的家将,陈绍特意跟刘光烈要来的。
这个洪教头看上去十分敦厚,身子不算高大,但是很壮实。
穿直缝宽衫,腰系皂丝绦,足穿熟皮靴,握着一杆哨棒。
这等能成为将主家将的武官,一般都极有眼色,人群中一眼就瞧出陈绍是东家,抱拳拱手问好。
陈绍赶忙把人迎了进来,吩咐庄客们去准备些酒菜,特意嘱咐了要杀一只羊。
因为这人是骑着马来的,说明他在刘延庆的帐下身份并不低。
庄客们一哄而散,喜滋滋地去宰鸡杀羊,准备酒菜瓜果。
陈绍一把拽住走的最慢的一个,忍不住骂道:“高二,你他娘的不把草料堆好,要让我去干么?”
高二暗叫一声倒霉,不是他跑的慢,实在是其他人动作太快。
他谄笑着转身,马上苦着脸去堆草料。
来了这些日子,陈绍慢慢观察,也算是总结出来了。
那些穿越者,尤其是家世好点的,对底层人施一些小恩小惠,甚至只是在言语上尊重他们一下,人家就感激涕零纯属扯淡。
这些人个个都是人精,越底层越油滑,毕竟在这个时代,生存下去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你要是无缘无故对他太好,他就该寻思你是不是要害他了。
你要是不合常理的大方,那他就要寻思这人是个傻子痴汉,怎么才能哄骗着从你身上多捞些好处。
也不是说就没有那种直肠子的义士,只是很难碰到就是了。
“听教头的口音,不是陕人?”
洪教头笑道:“东家好耳力,俺原是河湟蕃人,被刘相公招募,在敢勇军厮杀了几年,立下点微末功劳,刘相公做了鄜延路总管,这才将俺调了过来。”
陈绍喜道:“好好好,正要跟教头学点阵上的真本领。”
西军里,有很多蕃兵,他们熟悉地形,擅长骑射,打起同族来那是一点都不带手软的。
洪教头算是沉默寡言的,只有陈绍问话的时候,他才回上几句。
这个将主刘相公的亲戚要学些枪棒,在西北是很常见的事,毕竟早晚都是要上战场的。
大宋的官兵经常打败仗,但是民间尚武,武德还很充沛。
北宋亡了之后,北方的义军那是层出不穷,而且战绩相当可以。
徽宗、钦宗派去议和的官员,在半路被百姓们拦住,问他们是去抗金还是议和,得知是议和,直接活活打死了。
大辽都快亡国的时候,都能捎带手把大宋揍一遍。
人还是河北那些人,被岳飞收拢整编以后,就能在大平原上和不可一世的金兵野战,还打赢了!
吃过酒宴之后,陈绍就在庄子里,跟着他操练。
陈绍本身有些底子,洪教头在一旁指教,都是些真正的战场杀人技巧。
这些技巧,都是他百战余生总结出来的,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能在战场上救你一条命!
上阵的武艺是这样的,不是找了名师就一定能怎么着,师父领进门,真正需要的是不断地勤学苦练。
当然,最重要的,永远是天赋。
陈绍看了一眼周围,也有些庄客自发来学,但是那个手持梨耙比牛耕得快的董大虎没有来。
陈绍有些意外,自己可是专门跟他娘俩说了。
等到送走了洪教头,陈绍提着一罐羊肉,来到董家的草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