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沮授与诸葛亮的差距,刘备的英雄气(2/2)
袁绍厉声呵斥:“沮授,你放肆!平日里尔与众人相争,孤未曾计较,而今变本加厉,不思悔改!真以为这天下间,独你一人是忠,余者皆是奸?再敢妄言,休怪孤不念旧情!”
饱含恼意的呵斥声,将沮授剩下的话都给堵在了喉咙口。
看着袁绍那仿佛要杀人的表情,再看一直都气定神闲的刘备,以及小人得志般冷笑的辛评,沮授的内心再度与范增有了共情。
上盈其志,下务其功,悠悠黄河,何以解忧。
一时之间,沮授的内心充斥了沮丧。
袁绍没有再理会沮授,而是转头向刘备拱手尴笑:“孤御下不严,让玄德见笑了。”
刘备没有对沮授落井下石,反而还替沮授说情:“自古以来,忠言逆耳,沮监军虽然说话不中听,但对大将军肯定是忠心不二的。”
袁绍听得心头舒畅,顺势而道:“孤亦知沮授忠心,故而一直不曾计较。”又对沮授喝道:“玄德以德报怨,乃诚实君子,岂会别有二心?”
言毕。
袁绍不再理会沮授,而是带刘备在营地观摩,欲用营地十万步骑的声威来掩盖御下不严的笑料。
看着与袁绍一同离开的刘备,沮授的心情变得更为沉重:刘备狡黠如斯,久必为大患;可恨辛评这愚昧小人竟当众与我争执,坏我大事!
辛评与沮授相争,往小了说是个人恩怨,往大了说是颍川士人和河北士人的地缘恩怨。
沮授又不似诸葛亮一般长袖善舞能让不同派系的士人都心悦诚服,反而将颍川士人和河北士人都得罪了个遍。
史载李严被诸葛亮废为庶民流放梓潼后,没有怨恨诸葛亮也没与外人勾结,反而时常期望诸葛亮能再次启用自己。
可见二者差距。
与郁闷的沮授相比,辛评则是开心极了。
以往辛评都被沮授压着喘不了大气,今日却是扬眉吐气了一番。
借着兴致,辛评又教导儿子辛哲道:“身为下属,既要善于察言观色,又要有真才实学。能揣摩上位的忧虑,也能为上位解决忧虑。吾儿可要谨记!”
辛哲涉世不深,还是第一次见识今日的场面,受到的冲击太大,以至于显得有些木讷迟钝:“大将军令孩儿听从左将军调遣,那孩儿要揣摩左将军的忧虑且为左将军解决忧虑吗?”
辛评的笑容戛然而止。
我方才说的,是这个意思?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辛评语重心长地纠正辛哲的认知错误:“吾儿,左将军也是大将军的下属。”
辛哲想了想,得出了新的理解:“原来如此。左将军揣摩了大将军的忧虑,故而为大将军统兵攻打曹操;孩儿若为左将军解决了忧虑,就等于为大将军解决了忧虑。”
辛评再次愣住。
我方才说的,是这个意思?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