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袁绍前据而后恭,亲引兵迎刘备(2/2)
不多时。
辛评持刘备书信入内。
问礼后第一句话,就是对沮授的诽谤:“途径沮监军营时,沮监军因颜良兵败而大笑。”
虽然猜到沮授会笑自己不用其良言,但真自辛评口中听到沮授因颜良兵败而大笑时,袁绍的怒火难以忍耐:“沮授安敢如此!”
辛评又怕袁绍去找沮授当面对质,瞬间又换了副口吻:“沮监军一向自恃才智而视众士为蝼蚁,大将军不可为沮授而动怒。今有左将军书信在此。”
巧妙的转换。
既能诽谤沮授,又能避免袁绍找沮授当面对质。
单论构陷同僚、排除异己,辛评犹在水准之上。
“刘备的信?”
扫了一眼刘备的信中内容,想到沮授曾言刘备入河北是曹操诡计,再想到沮授因颜良兵败而大笑,袁绍就气不打一处来。
“皆因沮授无端猜忌,险令孤错失大贤。刘备参与了衣带诏讨贼,又岂会是曹操诡计?”
“孤当亲往迎之!”
一开始采纳沮授的劝谏而冷落刘备,袁绍是真生出了对刘备的怀疑。
而今又要亲自迎接刘备,实则是受颜良兵败影响,袁绍羞于见沮授。
正好可以借着迎刘备的由头,不与沮授相见;还能利用刘备来投大做文章,重振因颜良在白马兵败而丢失的士气。
而更深层次的意图则是:袁绍想引刘备为助力,来制衡河北诸士。
昔日谋诛宦官时,袁绍就曾用过这招:多召四方猛将及诸豪杰,使并引兵向京城,以胁太后。
结果玩砸了,没料到董卓这个变数,袁绍没想到董卓这个袁氏门生,竟有胆子反咬袁氏。
虽然有董卓这个前车之鉴,但此一时彼一时,袁绍自恃家世名望以及对河北十年的经营,并不担心刘备能如董卓一般反咬袁氏。
等沮授听闻袁绍亲自引兵去迎接刘备时,袁绍早已出营半日了。
气得沮授不由跺脚:“颜良刚败,大将军不仅不反思,反而还亲自引兵去迎接刘备,何其愚也!”
沮授对刘备一直都抱有敌意。
尤其是得知刘备得了郑玄六千余卷藏书后,对刘备的敌意更甚了。
有郑玄的六千余卷藏书在,假以时日,足以让刘备在河北众士中养成名望。
既为汉室后裔又为左将军还曾为割据一方的豪杰,又岂会是久居人下之辈?
袁绍对曹操够好吧?
曹操走投无路的时候又给曹操兵马良将又给曹操地盘粮草,而如今曹操却跟袁绍分庭抗礼!
在沮授眼中:似曹操、刘备这等人,都是养不熟的狼,久必为大患!
然而沮授也很明白:袁绍连个招呼都不打,就直接引兵去迎接刘备,显然是不想受自己干涉。
“唉——”
沮授不由长叹。
袁绍不能对沮授言听计从,沮授看穿了刘备的目的又能如何?
沮授不知道的是,方才那句“何其愚也!”又被辛评的细作给听了去。
而在另一边。
刘备也得到了袁绍华彦的回信。
信中称:大将军出黎阳往东二百里,欲亲迎左将军,左将军可速西行。
“袁绍竟亲自引兵迎我?”
一开始视而不见,现在又举兵亲迎,袁绍的举措让刘备又惊又疑。
诸葛亮看破端倪,摇扇笑道:“以亮观之,应是袁绍进攻白马失利,士气受挫。故而亲迎左将军,以振士气。”
求月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