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得诸葛,可定乾坤(2/2)
糜竺早已习惯了张飞的秉性,亦道:“如翼德所言,这次没有动粗。吴敦等人见了臧霸的交割令后,都痛快的签了交割令。”
“翼德如此,我心甚慰啊。”刘备不吝夸赞。
虽然只是短短的八个字,但已让张飞眉飞色舞,又拉着关羽在一旁“炫耀”。
刚至高密不久。
人报孙乾回来了。
“咦?公祐不在临淄?”
刘备微感讶异。
诸葛亮则是猜到了原因。
记忆中,郑玄因受袁绍强征,病逝于元城。
孙乾应是自袁谭口中得知消息,这才离开临淄回了高密。
郑玄的病逝,诸葛亮亦深以为憾。
若非当年曹操屠戮徐州,诸葛亮都有求学于郑玄门下的计划。
东州名儒郑玄的名望,非常人能比。
即便是黄巾见了郑玄,都“见玄皆拜,相约不敢入县境”。
郑玄死后,即便天下大乱,丧葬从简,郡守以下及授业学子都有一千多人为郑玄缞绖送葬。
名望之大,可见一斑。
“或有隐情,将军不可大意。”诸葛亮隐晦的提醒了刘备一句。
刘备凛然,迎孙乾入内,询问详情。
得知郑玄身体抱恙,而袁绍又受人蛊惑,竟给袁谭下令,强令郑玄随军,刘备不由大怒:“康成公年迈抱病,岂能远行?公祐莫要担心,即便与袁绍兵戎相见,我也要护住康成公周全。”
孙乾感动不已,泣泪拜道:“将军之恩,没齿难忘!”
刘备忙扶起孙乾,道:“公祐何出此言?昔年若非有你助我,我又岂能立足于徐州?而今令师遇到困难,我又岂能袖手旁观!”
“军师?”
刘备又看向诸葛亮,有问策之意。
诸葛亮轻摇羽扇,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孙乾:“公祐回高密前,士元可有话说?”
孙乾擦拭泪痕,肃容整衣,将庞统欲求郑玄万余卷藏书一事,如实道来。
刘备面色大变,惊道:“士元误我!我岂能趁人之危,行那不义之举!”
诸葛亮则是眼神一凛,顿知庞统的用意。
陈登本就赠了刘备千卷藏书,若能再得郑玄赠书,一旦刘备在涿郡挂起教学的旗号。
远近士子,定会闻风而来!
刘备会不会教,不重要。
刘备有没有书,最重要!
念及此。
诸葛亮又问孙乾:“康成公是何想法?”
刘备急声道:“军师,不论康成公是何想法,我都不可能行那不义之举!”
话音未落。
孙乾回道:“家师说,那万余卷藏书不能全赠,得留四千卷传家;剩余六千余卷,皆可赠与将军。”
“哎?”
刘备瞪大了眼睛。
求月票,求追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