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西有夜郎,寿三百而年少(1/2)
第112章 西有夜郎,寿三百而年少
山林之中,昔日桃源。
破败的基础上,已经重新建立起了房屋。
木屋连绵,满山桃林,远处是开垦的良田。
一位位炼气士,在山林中劳作,观察着粮食生长。
李青尘驾云而来,看着那一道道身影,面露异色:“太平道炼气士还种田?”
“当然。”杨志微微一笑:“我们从凡俗而来,自当扎根凡俗,道主就在下面。”
从凡俗而来,自当扎根凡俗。
李青尘和秦雨晴为之一振,狸猫依旧满不在乎的模样。
一位头发白的老者,没有仙风道骨的气息,反倒是像一位老农,灰尘仆仆,鞋子上沾满了淤泥。
“见过道主,桃源传人已经带到。”杨志作揖一礼,退至一旁。
老农呵呵笑着,招呼他们:“来,先进屋坐下,喝杯茶水。”
两人都有些懵,跟着进了屋,也没有什么茶,反倒是普通的清水。
“道主,这桃源?”李青尘有很多疑惑。
在他想来,这里应该建设的很好,纵使不是殿宇琼楼,至少是仙气飘飘,餐风饮露,不食五谷。
可现在看来,这里完全是凡俗村子,只是人是炼气士。
这不是简单的伪装,村子里的生活气息,那一个个料理庄稼,照料桃林的模样,不比阿爹阿娘他们差。
“莫要这般客气,老头子张有为,说来也算是青璇道主的徒弟。”
老者看向他的眼神,满是慈爱:“你虽然年纪小,但也是青璇道主的传人,老头子占你个便宜,当你师叔如何?”
“师叔?”李青尘微微一呆,忙道:“不可,我是曾祖母教的。”
“有什么不可?”狸猫瞪了他一眼:“没让他喊师祖,已经是给他留了脸。”
他这一开口,将张有为吓了一跳:“仙师还是精灵?”
“这是我师父,山海精灵。”李青尘连忙介绍道,也答应下来:“我小子就称您为师叔。”
张有为少说活了一百五六十年了,甚至可能更大。
但他还有个狸猫师父,备份太小的话,狸猫可不答应。
张有为连忙起身作揖:“见过山海精灵。”
虽然太平道,和山海精灵,仙师的仇怨很深,但也有青灯这位精灵垂眸,对于无仇无怨的精灵,还是很友善的。
至少,他还不知道,狸猫是顺天道的。
狸猫微微昂头,身子后仰,双目微合,俯视着张有为:“让你占些便宜。”
“师父,要不你出去走走?”李青尘道。
狸猫一出声,张有为便拘谨起来,眸中有一丝隐忧。
秦雨晴起身道:“师父,我们去摘桃,杨志说这里可是有桃酿的。”
“区区凡俗之酒。”狸猫不屑道,但还是起身跟她离开。
他们走后,张有为才松了口气:“是青灯为你选的精灵师父么?”
“算是吧。”李青尘微微点头:“师叔,这桃源为何是如今模样?”
“也算是纪念当年的桃源吧。”张有为轻叹道:“我不想改变这里太多,所以恢复了当年的桃源。”
“那你们也种地?”李青尘问道。
“当然。”张有为轻抚白须,神情有些得意:“你是不是觉得,炼气士就该餐霞漱瀣,不食人间五谷?”
“不是么?”李青尘皱眉道:“踏入仙道,不再干涉世俗,也无法随意杀生。”
“可我们起源于世俗,又如何能完全脱离呢?”张有为平静道:“至于杀生?干涉世俗,就一定是杀生么?”
李青尘愣了愣,他在盛国那边,接触的炼气士,基本都是以万灵精气炼丹,提升法力的。
他也想过,太平盛世,凡人可以有更多时间,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而不是为了一日三餐奔波。
但终究只是一个想法,具体如何做,他还没想到。
“起初我也是和普通炼气士一样,当我来到桃源,种植桃树,施云布雨时,才恍然明悟,原来法术可以这般用。”
张有为目露回忆之色:“桃树需要雨水,我便下雨,需要阳光,我便引来光。”
“桃树生长的很好,桃儿很甜,后来,我就想着种植粮食,不敢奢求像盛国那样,一年三熟,至少可以提高收成……”
他讲述着,自己的所作所为,面上满是骄傲。
抛弃了仙风道骨,抛弃了餐霞漱瀣,他将精力,全部投入其中。
太平道炼气士,不一定都要打打杀杀,而是为了太平盛世而努力。
“我们改良了许多粮种,但毕竟是通过仙道手段培育出来的,这些粮种会一代代弱化。”张有为解释道。
不过,粮种培育也不难,只要太平道炼气士还在,就能不断培养出新粮种。
除了这些,太平道炼气士也会在宁国四处行走,哪里需要求雨,需要阳光,都会前去施法,保佑各地风调雨顺。
当然,现在太平道炼气士还不够,所以无法照料整个宁国。
但就算是如此,宁国的粮食,比起当年,产量也提升了几倍。
“太平道,在宁国,声望很高吧?”李青尘感叹道。
如此太平道,才是他心中向往的太平道。
“太平道没有什么声望,只是皇权的天使,我们在外施法,都是陛下下旨,所以,百姓只会感谢陛下。”
张有为缓缓道:“既然是仙道炼气士,又为何要去求那名?总不能和仙师精灵一样,求香火供奉吧?还是说,想要裹挟民意?”
李青尘静静思索,他们已经入了仙道,纵使供奉,也承受得起,可借助香火修炼。
但,宁国是禁止仙神庙宇的,这么做,就是挑衅皇权!
若是太平道在民间呼声太高,那位皇帝,也会猜忌。
“没有皇权,能够忍受,一股掌控不了的力量。”张有为道:“宁国也是如此。”
“那宁国皇帝,是如何为难太平道的?”李青尘询问道。
“起初是想安排皇室成员,可他们哪受得了这民间劳作?他们想的是餐风饮露,延年益寿,可我做不来这些。”
张有为笑道:“我也不跑,就在这待着,陛下若要杀我,那就把命拿去,长生我不会。”
宁国皇帝,不止一次想过,拿下太平道。
可太平道的炼气士,被张有为牢牢抓在手里,再加上朝堂百官,也不会容忍宁国皇帝肆意妄为。
虽然宁皇掌握朝堂,但百官学的是忠孝礼法,纵使皇权再大,总有那么一些人,高举着祖宗牌位,宁死不屈。
而随着张有为拿出改良的粮种,各地施法救灾,都是以先问过皇帝后,皇帝的心思也只能忍着了。
身为皇帝,首要任务,便是天下百姓吃饱穿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