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贾宝玉做的好大事(2/2)
最终还是刘和绷不住,率先开口了。
“贾宝玉身份特殊,还是上摺子交由陛下圣裁吧!”
贾雨村拍案而起,怒道。
“若是不处置贾宝玉,置军法军规於何地?若是军心乱了,你我担当得起吗?”
刘和闻言然,他心里自然清楚,若是动摇了军心,贾雨村或许只是罢官流放,永不敘用,而他刘和,身为陛下家奴,便只有死路一条了。
“那你说怎么办?”
贾雨村咬牙切齿,一字一顿道。
“打他五十军棍,是生是死,就看他的造化吧!”
刘和心里一惊,就贾宝玉那种公子哥,一身的细皮嫩肉,別说打五十军棍,只怕三十军棍便能要了他的命。
见刘和犹豫不决,贾雨村说道。
“刘公公,在下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但陛下乃是一代圣君,別说打贾宝玉五十军棍,
就是將他斩首示眾,陛下也不会说什么,反而会嘉奖你办事得力,不徇私情。”
刘和苦笑一声,没有说话。
他心里清楚,贾雨村说的对,但贾雨村说的又不对。
现在的陛下,英明神武,自然不会怪罪他,反而会因此嘉奖他。
但以后呢,谁敢保证陛下能一直这么英明神武?
歷朝歷代,年轻时英明神武,年老时昏巔预的皇帝还少吗?
到那时候,贾元春吹吹枕边风,替她胞弟报仇,很难吗?
再说了,就算陛下能一直这么英明神武,一直是一代明君,可万一贾元春诞下的子嗣,成为太子,成为將来的皇帝呢?
他会不会为他舅舅报仇?
贾雨村一介外臣,自然不用担心这些,毕竟皇帝想杀大臣,至少也得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才行。
而他刘和是太监,是皇帝的家奴,皇帝想杀他,只须一句话,或是一个眼神,便能要了他的小命。
但刘和心里也清楚,若是不处置贾宝玉,只怕真的会动摇军心,到那时他一样要死。
一个是將来有可能会死,一个是现在肯定要死。
怎么选,很难猜吗?
刘和长嘆一声,点点头同意了贾雨村的提议,將贾宝玉打五十军棍。
但刘和心里,也想到了一个应对之策。
那就是让他手下的太监来行刑,行刑之时,表面看起来下手极重,但只是皮肉伤,不伤筋动骨,也不危及性命。
这种高端技术活,只有皇宫里惯常行刑的太监,以及衙门里的积年老吏会,军中这些糙汉子,他们是不会的。
只要能瞒得过眾人之眼,便能使得军心不乱,他刘和也就能凑合著交差了。
一番嘆息之后,刘和问道。
“那蒋玉菡和其他人怎么处置?”
处置贾宝玉,贾雨村还多多少少有些投鼠忌器,而处置蒋玉菡等人,那贾雨村可就没有什么顾忌了。
他不仅要处置,还要从严从重,狠狠的处置他们。
“蒋玉菡,我的小廝喜贵,你手下那两个太监,贾宝玉的所有小廝,还有姜千户,全部斩首示眾,其他人打一百军棍,打死了便算了,若是没打死,全部罚去做苦役,本官要活活累死他们。”
刘和看了眼贾雨村,心说此人別看是一介文官,这心是真狠啊!
难怪陛下曾经说过,贾雨村有做酷吏的潜力,这哪里是有潜力,这分明就是酷吏一员啊!
小廝喜贵,跟了贾雨村三四年,结果说斩首便斩首,半点情面都不讲。
那个姜千户乃是一员干將,立下军功无数,结果就因为管不住裤襠里那玩意儿,贾雨村说砍他的头,便二话不说给砍了。
至於刘和手下那两名太监,做下这等丑事,即便贾雨村不杀他们,他刘和也会让这两个太监去死。
因为太监身为皇帝家奴,在宫外犯了事,丟的便是皇帝的脸。
为了陛下圣德,也必须杀了他们。
刘和点点头,算是认可了贾雨村的处置。
旋即,他皱眉说道:“此事因贾宝玉而起,而且他也是主犯,其他人都杀了,只打贾宝玉五十军棍,只怕不能服眾啊!”
贾雨村越想越气,將帅案拍得通作响,恨不能一刀砍了贾宝玉。
可最终,贾雨村还是长嘆一声,让人传贾璉过来,
贾璉进帐之后,贾雨村將事情说了一遍。
贾璉越听越头大,越听后背越发凉,还没等贾雨村说完,贾璉便头皮发麻,后背一阵冷汗直流了。
他將贾宝玉和蒋玉菡的事情稟告给贾雨村,不过是想借贾雨村的手,整治整治贾宝玉,打他几板子,让他吃个,长长教训便行了。
没想到,事情竟然会闹得这么大,竟然连宫中太监,连贾雨村的小廝,连姜千户都牵涉其中。
照此说来,贾宝玉闯下如此大祸,此次只怕是难以善了啊。
贾雨村不会杀了贾宝玉吧?
贾宝玉若是死了,事后被人得知是他贾璉告的密,不管是贾母,还是贾元春,都不会放过他的。
贾璉心中又惊又惧,连忙双膝跪地,磕头不止,为贾宝玉求情。
贾璉救的不仅是贾宝玉,更是他自己。
看著贾璉叩头不止,额头都被磕出血了,贾雨村目光闪烁,若有所思。
告状的人是你,现在求情的人还是你,好人坏人全让你一个人给演了。
没出事的时候,一门心思把对方往死里整,等出了事,却又兄友弟恭,玩了命的为对方求情,你们贾家子弟还真是有意思啊!
贾璉因何为贾宝玉求情,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贾雨村也懒得细究,他现在怒不可遏,
只想儘快了解此事,莫要让此事动摇了军心。
贾雨村也不叫贾璉起身,而是直接吩附道。
“蒋玉菡等人尽皆处死,依著军法军规,贾宝玉也必死无疑,本官念其年幼,不忍杀之,你去牢里和他说,让他把事情全推在蒋玉菡身上,
就说假扮小廝,混入军中这主意是蒋玉菡出的,就说他是受了蒋玉菡的胁迫,就说军中那么多人,都是蒋玉菡睡的,与他无关。”
说到这里,贾雨村冷笑几声。
“在招供之时,还没等动刑,他便把蒋玉菡给卖了,想来他也不是一个讲义气的,你去与他说,本官会以御下不严之罪,打他五十军棍,让他养好伤之后,便给本官滚回京城去,本官再也不想看到他。”
贾璉一听,不杀贾宝玉,只是打五十军棍,顿时如蒙大赦一般,好似贾雨村法外开恩的不是贾宝玉,而是他贾璉。
贾璉跪在地上,又朝贾雨村磕了三个响头,然后又朝监军太监刘和磕了三个响头。
贾璉心中明白,贾雨村能放过贾宝玉,必然是刘和说了话,求了情的缘故。
毕竟刘和是宫中之人,相比贾雨村而言,刘和无疑更在乎贾元春这个胞弟,贾宝玉的性命。
磕完头之后,贾璉起身,便要去牢里劝说贾宝玉,
便在此时,贾雨村叫住了他。
“贾璉,幸亏你发现得早,又及时將此事稟告本官,才没有酿下大祸,此事你居功甚伟,说吧,你想要个什么赏赐?”
贾璉心中一紧,他只求能和这件事撇清关係,那就谢天谢地了,哪还敢要什么赏赐啊!
但贾璉深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若是错过这次机会,难道他要一辈子端茶倒水,给贾雨村处理帐中琐事,当一个高级一点,体面一点的亲隨吗?
好岁他也是荣国府嫡派子孙,他丟得起这个人,可荣国府丟不起啊!
贾璉一咬牙,一跌脚,“扑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陪著笑脸说道。
“大帅容稟,小人现在是庶人一个,荣国府的爵位,家业,都和小人再无关係,但小人毕竟是荣国公的子孙,常常感佩先祖创业之不易,
也日日想著,若是有朝一日,能像先祖那样沙场建功,挣下一份家业,也算无愧於荣国府的门媚,也算没给祖宗丟人。”
说著,贾璉不顾已经流血的额头,把头磕得『砰砰”作响。
“大帅,若是能让小人为一兵卒,斩杀倭寇首级换取军功,大帅的恩德,小人感激不尽,没齿难忘。”
贾雨村点了点头,心说贾璉来此不久,他便敏锐的觉察到,此人志不在此。
荣国府出身,虽说被贬为庶人,可还是身有傲气,还是不甘墮落,想以军功立身啊!
贾璉这样的请求,於公於私,贾雨村都会同意。
毕竟人家想沙场建功,为国效力,如此冠冕堂皇的理由,你又有什么理由拒绝呢?
再说了,贾璉告贾宝玉的状,差点害死了贾宝玉。
对亲堂弟都如此心狠手辣,这样的一个人,贾雨村也不太敢留在身边,让他继续贴身伺候自己了。
一直处於暴怒之中的贾雨村,那张铁青的脸上,也终於有了点笑模样。
“好,你有这样的志气,便无愧於是荣国公的子孙,便不会坠了你们荣国府的门媚,
你来时带了部曲三十,本官再给你七十健卒,从今日起,你便是本官帐下百户。”
说著,贾雨村走过来,亲自扶起贾璉,语重心长的勉励道。
“大战將起,只要你好好干,大把的军功等著你去挣,总会有出人头地的那一天,大战之后,本官给陛下的请功摺子里,希望有你贾璉的名字。”
说罢,贾雨村拍了拍贾璉的肩膀。
贾璉也红了眼圈,又跪下磕了三个响头,这才躬身出帐,去监牢劝说贾宝玉。
让贾宝玉继续坚持本心,继续稳定发挥,將罪行都推到蒋玉菡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