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来,坐朕怀里(1/2)
第185章 来,坐朕怀里
就这样,眾女纷纷表示不去,李崇万般无奈,只好带著贾探春一个人,登上御,去了文渊阁。
皇帝乘坐的御琴极大,坐两个人一点也不拥挤。
不知何故,明明左边有一大块空地,李崇却偏偏挤著贾探春,二人坐在一起。
从乾清宫到文渊阁的一路上,贾探春那张吹弹可破的小脸蛋,宛若朝霞般的红晕,便一直没有消散过。
到了文渊阁,这里除了日常伺候的太监之外,便只剩下李守中一个人了。
其他阁臣,其他文官要避嫌,但李守中不用。
一者,他年纪很大了,老者嘛,毋需避嫌。
二者,他乃一代大儒,让他避嫌,传出去会被人笑话的。
李崇当先下了御攀,孙继祖扶著贾探春也跟著下了御攀。
经过李崇一番介绍,贾探春心里一惊,原来这白鬍子老头,便是宫裁姐姐的父亲,当朝首辅,一代大儒李守中啊!
贾探春盈盈下拜,福了一福。
“李师。”
这声李师,是读书人见到李守中的日常称呼,李守中听了似乎格外高兴。
他看著贾探春笑道。
“贵人神采飘逸,见之使人忘俗,定然是个极爱读书的,文渊阁这地方,贵人算是来著了。”
说罢,李守中便行礼告退,自回內阁办公。
李崇则牵了贾探春的手,绕过清水池,来至文渊阁门前。
贾探春站在殿门前,看著一块石碑,诵念有声。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念罢,贾探春蛾眉轻挑,笑道。
“陛下,这是横渠四句呢,我在书上读过。”
“嗯,”李崇点点头,“这是太子妃的先祖写的,她也在宫中,等哪天得空,朕带你去见见她,你们应该能合得来。”
探春笑问道:“陛下也带太子妃来过文渊阁吗?”
李崇汕汕一笑:“她是嫂子,朕是小叔子,要避嫌的,不便来此处的。”
探春哦了一声,没有再说什么,而是轻抬首,看著眼前这座文渊阁。
文渊阁从外面看是两层,可一踏入殿门,便发现其实有三层。
和浙江寧波范氏天一阁一样,都是“明二暗三”建造之法。
甫一入殿,贾探春便美目圆睁,看著一个个比她还要高很多的大柜子,震撼得无以復加。
“陛下,这是?”
李崇走上前,拍了拍一人多高的紫檀雕九龙纹大书柜。
“这是藏书柜,前朝的《永乐大典》便存放於此柜之中。”
说著,李崇指著殿中数百个大书柜,笑道。
“文渊阁这里藏著的是正本,皇史那里存放著一套副本,你的老家金陵那边,也有一座文渊阁,也藏著一套副本,將来若是有暇,朕带你去金陵看看。”
贾探春看著李崇,美目含水,水光敛灩,脸上更是神采飞扬。
“真的吗?我还没去过金陵呢,陛下真的会带我去吗?”
李崇哈哈笑道:“君无戏言,你且等著便是。”
贾探春唇角含笑,走过一个个大书柜,看了又看,摸了又摸,看其神情,似乎恨不得把这些书柜全打开,挨个看上一遍。
“陛下,《永乐大典》我在书上看到过,没想到竟然有这么多啊!”
“《永乐大典》分为经、史、子、集,四部,22877卷,11095册,天文、地誌、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言,无所不包。”
说罢,李崇话锋一转,道:“多吗,哈哈,多乎哉,不多也!朕將来也要编撰一套包容並蓄,无有不有的典籍,要比《永乐大典》更多,更全,更浩瀚。”
贾探春闻言,那双如水的眸子里,顿时神采奕奕。
“祖母与我说过,说陛下是少年英雄,陛下十岁便能大败五万叛军,擒拿贼首王子腾,这是武功,
將来陛下编撰一套不下於《永乐大典》的典籍,那便是文治了,到时候陛下文治武功,功盖寰宇,必成一代圣君。”
说至此处,贾探春盈盈下拜。
“小女子提前为陛下贺!”
贾探春这番操作,把李崇也给整得有些不会了,他连忙拉著探春的小手,將她扶起来“到时候朕编书之时,你可要来帮朕啊!”
贾探春心里一惊:“我!?我可以吗?女子也能编书吗?”
李崇握看探春的纤纤细手,笑道。
“朕常听你祖母说,说你幣幗不让鬚眉,整日里掛在嘴边的话,便是惜乎不是男儿身,只能困於闺阁之內,做不了一番大事业,
朕也听你元春姐姐说过,说你极好读书,若是个男子,將来必定是状元之才,今儿朕给了你这个机会,你怎么还妄自菲薄起来了?”
贾探春见李崇这话,不似戏言,顿时大喜过望。
她在进宫之前,还以为她会和那些话本里写的后宫嬪妃一样,被安置在一处宫殿里,
每日里无所事事。
只能日也盼,夜也盼,盼望皇帝能过来,宠幸她那么一两次,最好能生下一儿半女。
再就是和其他嬪妃斗来斗去,用尽各种手段,在皇帝面前爭宠。
这样的日子,说实话,想想都没劲,真真没有多大意思。
她之所以愿意进宫来,不过是为了贾家,谁让她是贾家的女儿呢!
可现在陛下却这么说,不仅要带她去金陵玩,还要让她参与编书。
如此天降幸福,怎能不让她喜出望外,怎能不让她喜极而泣呢?
贾探春美目含泪,的看著李崇,柔声道。
“陛下待我真好,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报答陛下?”
李崇很想说,你想报答朕,其实很简单,把你的心给朕,把你的身子给朕,再给朕多生几个孩子,这便是你的报答了。
但李崇转念一想,贾探春年龄还小,还是小姑娘一个,他这么说,太过於油腻了,也会嚇著探春的。
故而李崇笑道:“那就罚你每天只准睡四个时辰,不,睡五个时辰,其他时候都得给朕编书。”
贾探春俏脸一红,道:“我又不是猪,一天哪能睡五个时辰,三个时辰便足够了,我一定会替陛下好好编书的。”
说著,探春犹疑道:“只是陛下,歷朝歷代编撰典籍,都是像李首辅那样的大儒做的事情,我才疏学浅,真的能编书吗?”
“朕刚才还夸你巾幗不让鬚眉,怎么才这么会功夫,又开始妄自菲薄了?”
李崇耐心解释道:“在外朝编撰典籍,自然是由那些大儒,翰林们负责,但在朕身边,还是要有人负责整理匯总的,
与其让那些翰林做这些,朕倒是更希望让你来伴朕左右,每日里红袖添香,秉烛夜读,岂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贾探春这才明白,皇帝原来不是真的让她编书,而是將编书的进度,整理匯总到御前贾探春低头思索片刻,觉得这份差事,她应该是能胜任的。
再想想女子但凡进了宫,要么当宠妃,要么做怨妇,像她这么幸运,进宫以后还能读书,还能做事情的,歷朝歷代又有几个呢?
能数得上名字的,大概也就是汉朝的班婕妤,唐朝的上官婉儿了。
一想起这二人,贾探春不由得美目发光,神采飞扬。
与此同时,贾探春的心里也充满了对李崇的感激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