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以你之姓,冠吾之名?浣衣房小娘子杨令月!(1/2)
第73章 以你之姓,冠吾之名?浣衣房小娘子杨令月!
翌日。
甘露殿里的消息不脛而走,席捲了整个长安,犹如平静的湖面投入一颗石子,盪起一阵阵涟漪。
这其中自然有天后娘娘推波助澜。
毕竟,之前李贤等人煽动的“倒悬佛影”意为鸡司晨的谣言,已经给她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如今,事情查清,自然是要让所有人都搞清楚,
御史台。
“嘘,你们听说了吗?昨晚那佛影又再度出现了!”
“竟有此事?”
“那还有假?听闻天后娘娘连夜封锁了皇宫,太子殿下和来御史,郝中书等人都亲自赶了过去。”
“之前不是说是有可能是陛下的幻觉么?”
“你也说了有可能么,但是昨晚却是真的再次出现了!”
“那这么说来,真的是上天示警,那岂不是说天后..:.:
“休得胡言,听闻那倒悬佛影已经被..:::
“嘘!慎言!”
1
》
眾御史本来聚在一起正在窃窃私语,忽然见到狄仁杰的身影走了进来,顿时闭口不言这位狄御史跟他们一向是格格不入。
御史台虽然是言官之地,但是如狄仁杰这般敢犯顏直諫皇帝,甚至跟御史台的最高长官来济上的,还真没有。
所以他们一向避免跟狄仁杰发生什么牵扯。
换句话说,这位狄御史被他们孤立了。
狄仁杰倒也不在意,只是將手中的文书放下,若有所思的走出了御史台。
他刚刚听到了同僚们只言片语的议论,心里有些古怪。
那佛影再度出现了?
作为一个曾经担任过大理寺丞的官员,他见识过不少诡的案件。
但是如这倒悬佛影这么诡异的,还是第一次见。
片刻后。
乾元殿。
“婉儿见过狄御史.
上官婉儿朝著狄仁杰行了一礼。
狄仁杰授了授有些斑驳的鬍鬚,眼睛眯起,笑呵呵道。
“上官才人,本官听闻昨日这宫中出了点事情?”
上官婉儿点了点头,微笑道。
“的確如此,夜半之时,那倒悬佛影再度出现,天后娘娘为了不让宫里人心惶惶,便封锁了消息,请了杨家令来勘察此事。”
狄仁杰一愣,更要说出口的话顿时咽回去。
他眸子微微瞪大。
“杨家令?”
上官婉儿清冷的眸子有些奇怪的警了狄仁杰一眼,似乎有些奇怪这位狄御史为何如此大的反应。
不过,她也没有多想,只是淡淡一笑。
“不错,杨家令来到这之后,仅了一香时间,便破解了其中玄机。”
“倒悬佛影的玄机已经破解了?”狄仁杰心里一震,有些惊讶。
上官婉儿旋即將昨晚杨易是如何破解倒悬佛影的事情一一道来。
直到听到“小孔成像”的原理,狄仁杰有些膛目结舌。
他也是万万没想到还有这种说法。
..此后,杨家令便挪动了瓶,也是出现了一模一样的瓶倒影,至此这佛影便是被破解了。”
上官婉儿轻声道。
狄仁杰沉默下来。
他嘆了口气。
这位杨小兄弟居然如此厉害,先他一步,仅仅是一烂香不到,就破解了其中玄妙。
其聪明才智,实在是他生平仅见。
他本来还想著过来看看这倒悬佛影到底怎么回事,自己好互也在大理寺呆了这么多年,可以帮忙分析分析,毕竟皇宫之中老是出现这样诡异的现象,著实不是什么好事。
结果,这事早已经被解决了!
上官婉儿有些奇怪的看了一眼略微有些挫败的狄仁杰。
“具体情况便是这般,不知道狄御史是有何事?”
“若是想要见天后娘娘,奴婢这就去稟报。”
狄仁杰一脸汕汕的摆了摆手。
“不必,不必了。”
“本官只是路过。”
紫宸殿。
“这倒悬佛影居然只是佛像穿过孔洞的些许倒影,这杨家令所述的光直线传播,倒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李治半躺在床榻上,不由得咳嗽了几声,苍白如纸的脸上涌起一抹红晕,“这个杨家令是个人才。”
武皇后唇角勾起,想到昨晚杨易轻描淡写的模样,凤眸中一丝笑意闪过。
“的確是个人才。”
“可惜了本宫本想趁著他上次从吐蕃手中夺回大唐將士立下大功,给他请封一个爵位,奈何被中书省的那群老傢伙给驳回了。”
李治轻咳一声,心机深沉如他,自然明白武皇后提起此事的意思。
他沉默片刻,缓缓道。
“此次他又解决了这倒悬佛影,加上上次的功劳,那就封他一个县男吧..:::
“不知道皇后以为,该以何县冠名?”
武皇后红润饱满的唇角微微一勾,狭长的凤眸眯起。
“妾身以为,长安县男,最为合適,陛下觉得呢?”
李治深深的看了一眼武皇后,轻咳一声。
“传朕旨意,加封杨易为长安县男,食邑三百户..::
长孙府。
“真是可惜,若是此番太子能够藉助此机会逼退武氏,必然能够执掌大权,日后我长孙氏靠著太子殿下未必没有重新崛起的机会......”一个相貌俊朗,身材高挑的年轻男子嘆气道。
长孙璃月慵懒的靠在黄梨木椅子上,娇俏白腻的脸庞面无表情,语气没有半点起伏。
“大哥,別犯蠢了,这位太子登基的机会极低,你跟著他,小心再给我长孙氏带来一次灭门之灾。”
长孙元翼眼皮跳了跳。
他看了一眼自己的妹妹,颇为无奈。
“那可是太子,如果连他都没有机会,那谁有机会?”
“我也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长孙氏。”
“你忘了父亲临终前的心愿。”
长孙璃月微微偏头,清冷的眸子没有丝毫感情,盯著这位当代赵国公、太子右宗卫率、左武卫將军,冷冷道。
“我当然没有忘,自懂事起,父亲便一日復一日的在我们面前提起要光復长孙氏。”
“自六年前,你被陛下下旨承袭赵国公的爵位,我长孙氏才有了一丝起色。”
“太子李贤不被武氏所喜,他也对武氏出手,母子二人明爭暗斗,他斗得过武氏?”
长孙元翼脸色难看,提起那个覆灭长孙氏的元凶,他心里也是极为畏惧。
他忽然忿忿道:“都怪那个什么杨家令,要不是他横插一手,解决了倒悬的佛影,这一回,太子不可能会输。”
长孙璃月没有哎声,只是脑海中再度浮现杨易的身影,秀眉微微起。
她对杨易印象极为深刻。
因为只有这个男人,让她吃过。
许久长孙璃月轻声道。
“此人文武双全,不是凡辈。”
“至於那位贤太子,恐怕很难顺利登基,你不要牵扯太深,否则难以翻身。”
数日后。
伴隨著皇帝封赏杨易的旨意下达。
一时间,不少人都震惊失声。
大唐的县男多如牛毛,但是大部分都是继承了祖上的爵位。
真靠自己挣来的爵位,少之又少。
公主府。
薄薄的雪早已经融化,青灰色的瓦片层次分明的叠在屋顶上,四边檐角翘起,铜柱的瑞兽在太阳的照耀下,散发著铜色的光泽。
“殿下,今日上元节,二圣在皇宫之中举办盛宴,邀请了文武百官,皇族勛贵,以及长安颇为有名的才子写诗助兴,天后娘娘已经派人送来消息,让公主殿下晚宴前抵达。”
杨易一袭深蓝色长袍,乌黑柔顺的长髮用碧玉头束起,露出稜角分明的脸庞,唇角勾起温润的笑意。
如果不张嘴的话,这廝的这般模样足以迷倒长安九成九的女人了。
太平心里不无恶意的嘀咕。
要是个哑巴就好了!
当然,就算是哑巴,那也迷不倒她堂堂的太平公主殿下。
之所以说能迷倒九成九的女人,而不是十成,那就是因为她太平殿下还在呢。
想到此,她雪白的下巴微微抬起。
“本宫知道了。”
杨易有些古怪的警了一眼忽然傲娇起来的太平,不明白这位公主殿下心里在想些什么不过他也没有深究。
毕竟,这个年纪的少女,想法本就如夜空中的星星般闪烁不定。
想要猜透少女的心思,那太难了。
杨易微微一笑。
“殿下还有两个时辰的时间准备,微臣这就让丫鬟们为殿下准备沐浴的热水..
太平隨意的点了点头。
一个时辰后。
府內的眾丫鬟忙碌起来,捧著乾净的衣服,以及各类首饰珠釵,胭脂水粉。
红袖指挥起来,眾丫鬟井然有序。
一面光滑的铜镜摆在梳妆檯上。
太平面无表情的俏脸倒映其上。
旁边的红袖小声道。
“殿下,这上元节乃是我大唐一年来最盛大的节日之一,不知道殿下为何这般不高兴?”
太平撇了撇嘴。
“无非就是一些无趣的宴会罢了。”
“本宫都腻歪了。”
“无非从宗族中,拉出个老头出来嘀嘀咕咕念叻些又臭又长的文章,再找些伶人载歌载舞......“
“弄些所谓的诗词文章助助兴,再听些文武大臣的奉承。”
“本宫却要从宴会开始坐到宴会结束,你说本宫能高兴的起来吗?”
红袖哑然。
公主殿下的这话,她可是没法接。
她苦笑著给太平贴上了淡金色的鈿。
太平挑了挑眉。
“宫里的宴会,本宫参加的都倦了,倒是不知道这民间的上元节是过的哪般模样?”
红袖忙著给公主殿下挑抹最合適的胭脂,隨口道。
“听闻可有意思了.....
“各家各户会把门前树干上掛满灯,作灯树,街头巷尾则是掛满灯..:::
“有猜灯谜的,有杂技,歌舞,还有一起踏歌的。”
红袖隨口说著自己从旁人口中听来的见闻,却没注意到公主殿下的眸子越来越亮。
少顷。
红袖正准备给公主殿下的指甲上抹上红艷艷的凤仙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