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这不是巧了么(2/2)
盛年:“……”
算了,哀莫大於心死。
…………
刚进家门,盛书禾喊著『哥哥哥哥』飞快飞快的跑了过来。
盛年心情当即愉快起来,顺势一把抱起盛书禾:“咋啦,有什么喜事。”
“我今天能推动呵呵了!”盛书禾满脸都是骄傲,“我真长壮啦!”
盛年脑中一转,才想起呵呵是汪梅女士同事的孩子,好像比盛书禾还小一岁,但,是个小胖墩。
小孩子之间的对比就这么简单朴素。
念及此,盛年捋了捋盛书禾额角的头髮,笑著说:“那要继续加油,爭取能跟呵呵扳手腕。”
盛书禾点头:“嗯!”
然后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又说:“我一定会扳贏呵呵的。”
“肯定!”盛年立即表明认同。
没看到老盛同志,盛年问了嘴,汪梅讲说老盛同志今早8点跟单位同事去省城了,估计得9点才能回来。
盛年倒不是很意外。
老盛同志一年要去很多次省城,距离不到150公里,基本不用在那边过夜。
周五去也有说法,晚上能顺便请那边对接单位的同仁吃吃饭喝喝酒。
晚自习盛年只做了两张数学试卷,对此宋嘉言还引用了名言……“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
不过比下午轻鬆,做完后盛年的感觉也不赖。
回到家,罕见的没看到盛书禾,看来是睡了,不过盛年再一回头,就感觉老爸老妈好像是在等自己。
於是,盛年开门见山:“是不是有什么事哦。”
汪梅先是招呼一声:“坐。”
接著语气柔和的说:“最近你的变化我们看在眼里,我跟你爸觉得有些事需要跟你说说。”
盛年:“……”
什么变化?好的还是坏的?我怎么不知道?
在一瞬间他三连反问自己。
盛自华接过了话头:“成长有时候是一瞬间发生的,可能跟年龄、环境、境遇都没关係。”
“家里的情况我们从来没跟你详细说过,而我们其实不一定都能理解你现阶段的想法和面对的选择。”
“我们担心因为对家庭情况的不了解,你做出的选择可能会让你以后觉得遗憾。”
说到这,老盛同志正色道:“比如你內心真正想要过怎么样的人生。”
“而眼下正是你第一次关於人生的重大选择。”
“有句话叫『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我们家不望但也不贫,我们也希望你可以多看看世界。”
“早上你跟你妈提到说也想过要去港中深这样的合作学校,但担心费用太高……”
说到这,老盛顿住话头,看向汪梅,於是汪梅接茬:“家里这些年存了一些钱。”
“有100万活期和100万死期,利息不高都可以隨时取出来;150万买了理財,另外还有一些商业保险。”
盛年只是默默听著,他听懂了父母的意思,是让他走向新人生阶段时更有底气和勇气。
高中往后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很多人会因选择而浪费光阴。
比如盛年在抖音上就经常刷到什么『20岁到30岁不是十年而是一生』。
部分家庭常犯的错就是太过隨意的看待这次几乎关係到孩子半生命运的选择……
当前家庭的经济实力跟盛年预估的差不多。
等於说是有350万的可用资金,以及可能有个几十万的商业保险。
不等盛年多琢磨,汪梅又说:“今天你爸去省城听了一嘴消息,说可能会提振股市,你爸想加仓。”
“你有没有什么想法,隨便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