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张郃被杀,七千骄兵(2/2)
“刚出当涂,行军速度不快,约4000人。”
听到这里,秦淮眼前一亮。
他虽然没有经歷过骄兵叛乱,但是类似的歷史事件还是知道不少的。
所谓骄兵叛乱,这个群体绝非铁板一块,杀將后內部矛盾会迅速激化,基本上可以分成三派:
第一就是激进派,他们也是杀將的主力军,企图割据州县、劫掠致富、甚至问鼎节,他们裹挟士兵,但缺乏广泛支持。当涂这1000人的前锋部队便属於此列,而带队的孙彪,无疑就是杀害张部的元凶。
第二就是务实派,这类占据了大多数,他们的诉求比较简单,只求补发欠餉、改善待遇、赦免罪名、安全归家。就比如这慢悠悠出城的4000人,一旦他们的要求被满足,哪怕是部分满足,便会立刻丧失斗志。
第三就是盲从者,主要由被胁迫的壮丁和新兵、民夫组成,没有什么忠诚度,一有机会便逃亡或倒戈,就比如留守的2000人,主要任务就是给出击的5000
人做好后勤供给。
“镇使,使君命我大关出兵支援句容,全力破坏孙彪占据句容县城的图谋。”
秦淮点了点头,看到李严似有犹疑,问道:
“怎么?都尉有什么疑问吗?”
“也没什么,就是在想使君为何不使用『赦罪分化』和『以贼制贼』之法?”
所谓『赦罪分化』,指的是朝廷对於叛军宣布『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同时承诺补餉、不追究杀將之罪。
根据秦淮的歷史知识,这种方法还是非常有效果的,因为可以直接瓦解中下层士兵的斗志,促使其临阵倒戈或逃亡,
史载“詔书至,士卒弃甲而呼万岁者动輒数千”的故事也是真实发生过的。
而“以贼制贼”,指的是收买叛军內部次级头目,许以官职赏赐,诱使其杀主投降,这主要是利用不同叛军集团矛盾,挑动其互相攻伐。
李严提到的这两种方法,並不是什么高深的计谋,他不相信有著张坚、赵新章、李施群等一眾好手辅佐的李条,会想不到这些。
秦淮摇了摇头,微微嘆气,解释道:
“我想,他们是想等我们把前锋营消磨掉之后再行此法。”
这其实並不难猜,既然刺头主要就是这1000人,李条如果现在就启动招降谈判,並不会收到好效果。
李条自己都只有7000士兵,比之当涂叛军並无明显优势,倘若现在就给当涂下符节,一定会被狮子大开口,过度索求军,数额大概率不是现在財务紧张的李条可以接受的。
所以李条的想法一定是让秦淮固守句容,然后派兵夹击,灭掉这前锋部队1000人,再开启招降的谈判,比现在会顺利得多。
“可是句容根本无险可守,我们这样贸然过去,反而无法发挥我们的优势。
?
李严觉得李条的命令有些不近人情,
邱三正点点头,他们觉得这样去守句容,对於大关守军来说,不太合適。
秦淮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只不过他大概猜到了李条为何如此布置了。
要说李条就是想让秦淮的大关军人去当填线“炮灰”,肯定是假的,只不过李条確实没有太好的方法应对,张子良那边此刻肯定也是蠢蠢欲动,李条必须留足军队应对,不可能全部调到句容阻挡孙彪。
“镇使,我们能不能让出句容城,让他们来攻击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