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更大的危机(2/2)
张部怎么如此配合,立即显示出不臣之心?”
“镇使是说,张部假意受了离间之计,实则配合张子良演戏?”
“不排除这种可能。”
“若是如此,那李条危矣。”
李严本来想到的解题之法,就是利用张部作壁上观的態势,依託有利地形和防御工事,抗住张子良一万三千人的进攻,同时向淮南道求助,两方夹击,灭掉张子良,夺回昇州。
周边眾多的势力中,唯有淮南道和浙西道一样,听令於长安。
“镇使,丹徒位於润州腹地,两者一体两面,张子良一旦拿下润州,则我大关不保。
水“我叫你们前来就是为了这件事情。”
“不管是拍杆娘子军还是弓弩手,除了崔夏的骑兵营和火枪队,我们的主要训练方向和兵种是围绕守城战进行的,但是现在形势有变,我们不仅要守城,还有有机动部队,游弋、巡防、搏杀。”
邱三正主要负责火枪队的训练,连忙补充道:
“镇使,依託您说的三段击方阵,我已经为火枪队配备了盾矛手50人,装备大盾、长矛,负责保护火枪队结阵时侧翼,抵御骑兵衝击。”
“还有弩手50人,配连发弩,填补火枪装填间隙的火力空白。”
“还有轻骑兵50人,配复合弓,执行侦察、追击、骚扰任务。”
这些基本上都是参考了秦淮的建议,为火枪队配备的辅助兵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把敌人最有战力、破坏性最强的骑兵斩於马下,至於剩下的步兵,有投弹机和拍杆炸弹,据城以守之下,根本不足为惧。
“弩手还有盾予手,都要配备炸弹,再增加20人掷弹手,专门负责携带、投掷炸弹,
用於范围性杀伤。”
李严邱三正点头称是。
这三百多人的战力,往战场上一旦结下方阵,就好像地上长了一根巨大的金属尖刺,
任你什么重骑兵轻骑兵,无非是速度快一点罢了,终究不过血肉之躯,如何挡得住百米之外就可取人、取马性命的高速铅弹。
即使靠著人数和速度捨命往前衝到了阵前50米处,还有从天而降的碎片炸弹。
少量的能衝击到队伍前方的骑兵,面对大盾、长矛,马儿是不敢也不能跨过去的,只能停在阵前或者绕阵迁回,束手无策,坐以待毙。
秦淮想起了在电视上看到的接近真实记录片的火枪线列步兵对阵重装骑兵的战斗场景,令人闻风丧胆的骑兵们,面对一个四四方方的几百人结成的火枪方阵,一轮轮的衝击下不仅未建寸功,更是不断减员,最终只能溃散而逃。
要知道,养一只骑兵队是军队財赋支出的重头,配战马、披重甲,长期大量的练习,
去的军需物资,是步兵的好几倍甚至十几倍。
张子良一万三千人的亲军,也就两千不到的骑兵,大多还都是轻骑兵。
之所以这么少,主要还是长安施行的马政衰败,再加上浙西道不需要对付邻近草原的敌寇,能有这么多骑兵,已是实属不易。
这么大手笔的投入,就被只用两三个月的训练出来的几百人打得溃不成军,骑兵的作用从此大打折扣。
这就是秦淮提到的,火枪线列步兵的出现,导致中世纪战场形態的深刻改变和重塑。
所幸,需要重塑的,不是秦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