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別人屯粮我屯枪(2/2)
“东北,契丹和奚族依附於回鹃,常趁我大唐防御薄弱时袭扰幽州(今北京)、平卢(今辽寧)等地,牵制了诸多边防力量。”
“西北,党项诸部在河套地区活动频繁,趁吐蕃与唐交战时劫掠物资。”
秦淮將王朝周边势力和局势一一点出,听得韩愈和李条一阵心惊。
这种事情,他一个县令如何知晓?
一个浙西道偏安一隅的小小县令,心中竟有如此韜略?
“我大唐如今內忧外患,周边群狼环伺,敢问使君,若我边军人人皆有这等武器鎧甲,又何须处处避让,人地皆失?”
“据我估算,为应付以上种种边境危局,大唐每年需要拿出一多半的財政应付,数百万贯钱、数百万石粮草、数百万匹绢帛投入,即使如此,边境依然是户籍凋零,人口减少太半,荒地文何止百方顷?”
“这其中的损失,又需要我大唐投入多少丁役、开垦多少亩地才能补齐?”
秦淮句句肺,若是此番道理都想不通,这韩愈怎敢称自己为思想家?
果然,听著秦淮一阵阵斥问,韩愈脸色终究不如刚刚淡漠,看著秦淮的眼神,也终於有了光彩。
秦淮所言,担得上国士之语。
良久,韩愈沉沉嘆了一口气。
“你所言甚是,只是事分缓急,边境聚变已成定势,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更不是你我可以改变的。”
“这与我问你的问题,並没有直接关係,更谈不上对现在的大唐,有何助益。”
韩愈语气充满悲悯,再不似先前。
“使君的意思是,冶矿炼器,大方向是对的,但是损害农事、农时,暂时不可启用,
是也不是?”
韩愈对於秦淮没有多少恭敬的斥问並不反感,相反,这种针锋相对,给了他从未有过的畅快之感。
真理不辨不明,当如是也。
见韩愈点头,秦淮长舒一口气,从堆砌的角落里拿出一大堆铁製工具。
有曲辕犁、铁锹、铁锄、镰刀、铁齿耙。
“使君请看。”
“这是曲辕犁,由直辕犁改进而来,其將长直辕改为短曲辕,並增加了犁评和犁壁,
可以调节耕地深度,铁製犁鏵更加锋利耐用,可適应不同土质需要。一人一牛即可耕作,
比直辕犁效果提高一倍以上,尤其是它可以深耕,能快速开垦江南水田,扩大耕地面积。”
听罢秦淮所述,韩愈再也无法保持镇定,面露兴奋之色。
连忙疾步上前,抓起曲辕犁比划了起来。
“为了测试这些新式农具的效果,我在这边特意开垦了一块耕地,专门用来实验,使君大可一试。”
韩愈一听有地方实验,急不可耐,快速走了出去,
此时试验田地上已经有农夫模样的人正在测试,他们看到韩愈这不甚专业的架势。
“你拿反了!”
“地,不是这么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