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天长节(2/2)
有一个十八九岁的聋哑女孩,秦淮让他进了杨潜的天工营,跟著杨校之一块学习蒸馏法、萃取法。
最后一户,是一个快要临盆的妇人,叫陈翠。
这算是即將在大关出生的第一个新生儿,秦淮自然非常重视。
古人迷信,如果此儿夭折,少不得要给大关传出什么风言风语。
为了能够顺利临盆,秦淮特意安排了丹徒最有名的稳婆,叫做李巧姑,人称『三指稳』,仅用三指探腹便能辨胎位。
此刻李巧姑就住在了陈翠的旁边房子里,隨时准备接生。
不过因为忌讳,秦淮几人是不方便进產妇家慰问的,所以他们来到的是稳婆的住所,礼品由其代为转送。
陈翠的夫君陈固此刻也在这里等候,拿著精製大米和鸡蛋,喜不自胜。
反而是稳婆李巧姑,看到县令如此重视陈翠的生產,眉头似有隱忧。
秦淮看在眼里,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匆匆结束了上午五户人家的慰问活动。
等到他回到自己的房间时,便让邱大伟將李巧姑带到了会客厅。
“巧姑婆,我刚刚看你似乎有些焦虑,我且问你,陈翠的生產怎么样?肚里的孩子有什么问题吗?”
李巧姑因为稳婆的身份,去过非常多的家庭,自然也有富贵官宦之家,也算见过世面,不像平常百姓见到秦淮这种官员时唯唯诺诺,將手从袖口伸出,说道:
“秦县令观察细致,陈翠这里確实有些麻烦。”
“哦?”
秦淮皱了皱眉,没想到慰问一番还问出事情来了。
“那陈翠来大关的时候已经六七个月的身孕了,本来是个矮瘦的妇人,来了这里之后,不愁吃穿,不用干活。”
“本身这是好事儿,吃好的,肚里的孩子才能长得更好,可是谁承想...”
“谁承想这孩子竟然越长越大,陈翠反而没见怎么长肉。”
秦淮听明白了,合著就是营养上来了,孩子长太大了,头大身子长,而陈翠依然矮小瘦弱。
李巧姑担心难產。
“巧姑婆,你的接生经验是丹徒最丰富的,依你之见,这种情况的產妇,难產的可能有多少?”
见巧姑默然不语,秦淮又道:
“你只管实话实说,不要隱瞒。”
“三个里面至少有一个会因为难產而...”
何巧姑忍住没说最后一个字,不吉利。
一旁的邱大伟急道:
“稳婆,可有什么办法?三去其一,太危险了。”
巧姑一脸为难。
“我如果早点知道,一定会劝她少吃一些,避免胎儿过大。”
“现在太晚了,马上都要生了,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了。”
秦淮对於接生也没有什么经验,所有的生產知识除了课本,基本都来源於一部叫做生门的纪录片。
他试探著说道:
“我听说妇女生產是个非常消耗体力的活,產妇不能久坐久趟,要多活动,增加体力,否则不容易生下来。”
李巧姑听到这句话,也是小鸡点头,表示非常同意。
“我这几天就是让產妇这么干的,不能躺著,要多走动。只不过现在她不適宜出门,我就让她在屋子里走。”
秦淮点点头,在这个时代,能有这种认知的稳婆,算是刷新了他对稳婆这个行业的刻板印象。
以前电视里演的古人生產过程,稳婆基本上就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人,屁用没有。
可是看眼前这位真实存在的人,对於產子的认知水平,並不比他一个现代人弱。
这是极为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