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砖窑(2/2)
而民雇,指的是砖窑由私人建设,走的是烧砖卖砖的从商路子。
听到县丞的斥问,李方济明显有些惶恐,不安地说道:
“最开始是官雇,后来因为牙匠们不够,改为了民雇。”
“既是民雇,为何荒废至此?”
李方济刚准备回话,突然想到了什么,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仅仅吐出几个字:
“经营不善。”
秦淮看著里面还在忙碌的几个人影,说道:
“耆老,让牙匠们停了工,都唤过来休息一下。”
不一会儿,几个光著上半身、皮肤黝黑的枯瘦汉子,就集中到了砖窑的门口,看著这些著官衣、牵骏马的大人物,全都是低头不语,看都不敢看一眼。
独有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眼睛不时地好奇张望。
“小郎君,你叫什么名字?”
“八娃。”
“你学烧砖多久了?跟谁学的?”
“一年,就跟著我阿爹和哥哥们。”
八娃指了指身边的几位。
原来是一个家里的人。
“看来你们的烧砖技术很差呀,这里都快倒闭了。”
秦淮指了指这已经濒临荒废的园子,调侃道。
少年八娃一把推开想要拦著他回话的人,急切道:
“谁说我们技术差,我阿爹给长安烧过砖,莲纹都会烧。
要不是烧一块就被抢一块,我们怎么会倒闭?”
“哦?这么说是有人抢你们的砖嘍,谁抢的?”
耆老李方济顿时咳嗽了一声,想要拦住八娃回话,却被秦淮喝止了。
八娃指了指秦淮身后,大声答道:
“就穿这种衣服的人!”
秦淮往身后看去,几个身著统一黄色圆领袍衫的衙役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甚是慌张。
高历本赶紧回道:
“秦县令,我的手下不可能做这种事情。”
“高县尉莫要紧张,你的人品我是信得过的,只不过,你能保证我丹徒县每一个里正、坊正,都不会干这种事吗?”
高历本想了想,摇了摇头。
秦淮没有继续说下去,也没想要查是哪些人抢了民雇砖窑的砖,害得他们无以为继。
他其实对这种情况早已知晓。
最近,他一直在思考手工业的发展。
从『官雇』到『民雇』,看似给了手工业者更大的自由度,本质上还是官家没有钱去经营手工业。
但是用砖的需求是不会减少的,所以开放民雇之后,所谓的官家,便以减少莫须有的徭役为由,光明正大的抢过来用,分文不给。
这就导致这个时期的手工业,囿於小作坊,难有发展。
他前两天特意发函给几个邻县,说要考察一下砖瓦窑,除了想要立一个『重视手工业』的荒诞人设,为自己接下来投身大关铺垫之外,也是真的想看看其他地方的手工业情况。
结果毫不意外的全部拒绝了他的参观。
可见,各地情况基本一样。
...
耆老李方济看到这些官家神色颇为难看,心道闯了大祸,连忙领著眾人跪了下来,说道:
“秦县令,小儿口言无状,衝撞了官家,还请您大人大量,莫要与他们一般见识。”
秦淮看著跪在地上的几人,脸上枯瘦见骨,无一丝血色,摆了摆手,示意他们站起来。
“八娃,你们家是不是已经没了田地?”
“是的。”八娃以为闯了祸,抹著眼泪说道。
“何以为生?”
“我们自己去山里捡点柴,挖点黏土,偷摸烧几块砖,换点米吃。”
秦淮上前摸了摸他的头,带点宠溺地说道:
“想不想换个地方烧砖?有大米饭吃,还能给你娶个亲。”
八娃眼睛一亮,说道:
“想,只是,我哥哥们都还没娶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