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今晚之后,这个联盟又要多一个「狠人」了(求订阅!!!)(1/2)
第177章 今晚之后,这个联盟又要多一个“狠人”了(求订阅!!!)
因为跟秦川之间的过节,当马刺队全员进入现场的时候,遭到了克利夫兰球迷巨大的嘘声。
一些极端粉丝更是朝著布鲁斯-鲍文喊话,让他这场比赛老实点,要不然非请他喝百威!
布鲁斯-鲍文一开始没把这话放在心上,还想扭头瞪两眼,等他看到那个球迷真的手上拎了一瓶百威后,他当时就劝自己“放下了”。
比赛隨后正式开始。
现场大屏幕给出了马刺队的首发阵容:
“一號位托尼-帕克、二號位马努-吉诺比利、三號位布鲁斯-鲍文、四號位蒂姆-邓肯、五號位拉苏-內斯特洛维奇!”
马刺队今年的阵容並没有太大的变化。
他们夏天最大的引援就是老巴里。
同时还失去了他们重要的侧翼史蒂芬-杰克逊!
说真的,相比於火箭队对於大姚的压榨,马刺队对於蒂姆-邓肯的压榨还要狠!
除了刚刚进入联盟时队伍里有一个“宝刀还有点锋利”的“海军上將”外,蒂姆-邓肯整个职业生涯都在为马刺队缝缝补补。
得亏马刺队选人够厉害。
托尼-帕克、吉诺比利,再加上后来的莱昂纳德,还有丹尼-格林等等·
如果说勒布朗-詹姆斯是nba歷史上队友质量最高的“总统山球星”,那么蒂姆-邓肯就是“总统山”上队友质量最低的球星之一,另外一个不得不说到的名字:
麦可-乔丹!
纵观麦可-乔丹整个职业生涯,皮蓬、罗德曼、“眼镜蛇”,再加上哈珀“
甚至其中一些人跟乔丹合作的时候,已经不在他的绝对巔峰期。
比如罗德曼,再比如哈珀。
蒂姆-邓肯比乔丹厉害的一点在於。
他所搭档的这些全明星球员,除罗宾逊外,都是在跟他搭档的时候,慢慢成长起来的。
如果说,nba大部分“超巨“都是“新秀杀手”,那么蒂姆-邓肯就是绝对的“全明星製造机”!
马刺队也算得上“球星摇篮”。
当然了,前提条件是:
拥有蒂姆-邓肯的马刺队!
如果没有蒂姆-邓肯,其实波波维奇培养新秀的能力也一般就说蒂姆-邓肯退役后,马刺队快10年时间,也没有培养出一个合格的“全明星球员马刺队的战绩也一直处於摆烂中某些方面而言,波波维奇算是比较被高估的主教练!
他只是拥有了蒂姆-邓肯这张好牌而已。
不过,这个时期的波波维奇倒是被各大媒体夸讚,认为他已经是nba最好的几个主教练之一了。
因为04年奥运会证明了,也不是所有主教练都能用好蒂姆-邓肯这张牌。
骑士队这边还是他们新赛季一贯的“五小阵容”。
马刺队成功跳到了球。
托马-帕克作为联盟使用挡拆频率最高的一號位,即便是面对卡尔德隆,也还是习惯性叫了蒂姆-邓肯的挡拆。
中路附近,面对秦川的补防,他提前拋投出手。
显然马刺队仔细研究了骑士队的这套无限协防,托尼-帕克的这次出手非常的乾脆利落。
球稳稳掉进篮筐。
2-0!
骑士队反击。
还没发球,波波维奇就在场边大喊:“快回防,快!”
忌惮之情溢於言表。
也很正常,骑士队是nba发球推进速度最快的几支球队之一。
他们此前好几场比赛都有光靠快速发球,强行打出快攻的场面。
而且快速发球的套路不光是他们在用,太阳队也同样喜欢快速发球,甚至比骑士队更加狂野。
狂野的“7秒进攻”,让波波维奇这样的主教练针对性地练习了得分后的快速回防。
马刺队这种战术素养比较高的球队,也在他的喊声中,快速回防。
卡尔德隆持球到前场,没有快攻的机会,就直接將球给到了秦川。
这个赛季秦川的一大变化是持球单打的频率变高!
这是因为得到了“汉密尔顿体能卡”的加持后,秦川这个赛季的体能明显比上赛季更加充沛。
这让他可以更加频繁地进行单打,不再那么依赖队友的“连续挡拆”。
更重要的是:
里基-戴维斯在练出了一手不错的“接球投篮”后,他的单打能力相比巔峰时期有一定的下滑。
nba球员就是这样,特別是这种黑人球员,都是“单细胞生物”。
很多球员的“武器库”只有三个“装备栏”
玩过宝可梦的都知道,技能一旦超过四个,就要选择遗忘掉其中一个技能。
里基-戴维斯遗忘的就是他的单打能力。
这也不是什么坏事。
本来他的单打能力也不算好,完完全全就是“毒瘤”打法,遇上一流级別的nba外线防守,得分效率就非常低。
现在的他专精於防守、空切以及三分投射。
过去几场比赛打完,场均可以拿到18.5分5篮板4助攻,投篮命中率48%,三分球命中率38%,罚球命中率78.5%。
现在已经没有媒体说他是什么“球队毒瘤”了。
真正的“冠军拼图”!
他的改变,让这支球队的外线需要一个“单打手”。
秦川接过了这个任务。
不过,他也不是麦迪那种让球队运转一下停滯的“单打手”,他跟乔丹一样,拿过球,简单的观察就直接发起攻击。
布鲁斯-鲍文大概仔细研究了秦川的录像,第一下跟的非常及时。
两个人的身体撞在一起,鲍文习惯性地抓了一下秦川的裤子。
这是一个裁判的死角,但替补席上的朱芳雨看得很清楚。
真特么的脏!
怪不得都说这孙子该滚出这个联盟呢!
7场比赛打完,朱芳雨很清楚,这个联盟的对抗都不乾净。
但基本都是拿暗肘开个道,或者对抗中伸手推一把。
像布鲁斯-鲍文这种拉拽人衣服的动作,其实不能算是大尺度,应该叫“下三路”。
小人才会这样防守!
秦川见怪不怪,在鲍文不乾净的小手拉拽的同时,他狠狠地一肘干在了布鲁斯-鲍文的胸口,成功来到罚球线內,蒂姆-邓肯扑了上来。
秦川等的就是这个时机,將球给到底线位置,那里基里连科拿球完成对於篮筐的轰炸!
来了!
“秦里连线”!
现场顿时响起了一股巨大的欢呼声。
隨著搭档的次数越来越多,一些克利夫兰媒体已经將基里连科称之为秦川的“皮蓬”,他们之间的连线也被称之为这支克利夫兰骑士队的“符號”跟“標誌”!
各大媒体也在不断强化这种標誌。
这有利於外界对骑士队能有一个最直观的印象。
而这种印象也是00年代的nba能够如此风靡的关键,
大卫-斯特恩的策略是强调“球队符號”,也是这个原因,在提及00时代的时候,总给人一种每一支球队都有一个球星的错觉。
后来的“笑话”其实走的也是这条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