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拒绝(2/2)
挥手让门外的警卫走的远些,周君仁苦笑道:“真让他们去了莒县,说不定撞个正著!”
齐乡喷喷问道:“確凿朱大郎在莒县?”
“嗯。”周君仁点点头,“之前从胶州抽调文员,朱大郎来了封信,是给沈二郎的,还想將他一併要到莒县去呢。”
齐乡沉默了会儿,低声说:“先如此吧,此事不可外泄。”
周君仁点点头,杭州十三童子案的真相虽然已经大致弄清楚了,但如今绝不是揭开的时机。
这也是沈裹年初要应募入军被拒绝的原因,沈一贯是寧波人,而沈裹十二三岁就隨父亲沈炼宦游,所以不认识沈一贯。
但在胶州应募入军的汪古、梅农就不好说了,杭州汪家与山阴沈家是姻亲,两人又年岁相仿,
以前是有来玩的。
而连云、莒县那边更糟糕,在盐田做管事的池明志还好,但朱与孙都是绍兴人,其中朱与沈囊还是姻亲,都是山阴人,不可能不认识。
翁从云倒是与这些人不是故交,但却是旧识,前年朱、孙与翁从云一同被困在曲阜,一同被陈锐救出,同船南下寧波。
翁从云与沈裹本人都可以信任,但他们背后的翁万达、沈炼就难说了,翁万达態度不明,沈炼更是与舟山决裂。
更別说,沈炼可是锦衣卫。
周君仁幽幽道:“也不知这件事要等到什么时候“
“不好说。”齐乡是陈锐的旧部,早年就是海商,摇头道:“短时间內护卫军不会针对崇明,
否则得不偿失,而且”
顿了顿,齐乡轻声补充道:“大哥曾经提及,恐怕这件事不仅与毛海峰无关,搞不好徐唯学都不知晓此事。”
周君仁眉头挑了挑,“待得將来,倒是要见识见识徐海那廝,大哥曾说此人有將才。”
镇中另一处宅子,凌云翼在执笔写信,要迅速从胶州、高密调用信得过的人手一起赴任,诸城这边可以先不用管,李邦珍虽然不是东西,但却是有些雄心壮志的,推行春耕做的不错,只要能安抚民眾,就能稳住局面。
日照那边想管也管不了,李邦珍率军北窜,但还有大量贼军、乱民盘踞在日照境內,主要集中制日照县城以及西南处,那儿是乱起之初。
前年靶破淮东,严世蕃掘开大堤,后来又有倭寇、乱兵、乱民、教民、盐丁、灶户先后作乱,主要就是集中在海州、兗州、莒州的交界处。
凌云翼一边在心里挑选人选,一边在脑海中回忆莒州地形,沂水县那边地势崎嶇,山脉纵横所以最关键的还是莒县,遭倭寇、乱民肆虐半载,只怕残破不堪。
放下笔,凌云翼侧头看著还在发牢骚的翁从云、沈裹两人,听了会儿后笑著问道:“原来你们都是跟著陈千户南下的?”
“是。”沈襄应了声,“我是在鱼台与大哥分开的,翁兄是在曲阜碰上的。”
凌云翼知道陈锐南逃东去的经歷,但不清楚细节,笑著问了又问。
聊了好一会儿后,凌云翼拒绝了沈裹、翁从云请调的请求,在心里琢磨,身为將校的周君仁、
齐乡突然开口,这太不寻常了。
要么是因为沈裹、翁从云背后的人,但这种可能性不高,毕竟是一同歷经生死的。
要么就是因为营县那边有什么人不希望看见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