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新兵(1/2)
第375章 新兵
其实之前所討论的都是人事,而舟山建制中是没有类似吏部这个机构的,基本上都是在內书房中举荐,最终由陈锐来定夺。
人事討论完,陈锐將话题转到了上半年最重要的事情,春耕与粮草储备。
“金公如今在胶州,若无意外,正在推广红薯、土豆。”陈锐在心里算了下,“船队已经走了大半个月,约莫会在六月初回返,应该能带来不少红薯、土豆。”
歷史上红薯是明朝晚期才传入中国的,而且期间经歷还颇为坎坷,不过这一次不知什么原因,
倒是顺利的很,而且那些葡萄牙人还挺主动的。
陈锐猜测,应该是与马六甲长期的战事有关係—-到明朝晚期,这场战爭应该已经落幕了。
“但莒州、胶州、定海、连云四地,还要加上日照、诸城甚至沂州”陈锐转头看向沈束,“粮草储备如何?”
“还不错,採买处自从换了人,颇为得力,往各处购置粮米,从南洋购粮也在持续。”沈束取出一本册子翻了翻,“胶州库存足以支撑到麦熟和红薯、土豆收穫,不过要考虑到登州以及辽东。”
黄九皋接口道:“连云和莒州就不好说了,大部分都要依赖舟山,我已经提点过了,採买处正在招募人手,財务处和钱庄也做了准备,会加大购粮量。”
“即使是粮价上涨,也要买下来。”沈束很確定的说:“而且寧波、台州不少大户都已经承诺,今年秋收的粮米,会平价售於舟山,其中象山、定海两地,会在今年秋收徵收粮税。”
周君佑冷冷笑了笑,定海本就是舟山的地盘,大嵩所那几个卫所没有胆子拒绝,而象山——刘西的七团如今就驻扎在那儿。
“待得明年,舟山基业便不容动摇。”黄九皋露出笑意,“明岁再无缺粮之忧。”
陈锐轻声道:“但必须撑过今年韃靶来犯。”
虽然老哈往北边派了斥候,一直没有显示出韃靶要攻打山东的意图,但陈锐相信,俺答不会只看著。
半个山东被打残了,但韃靶也先后在山东吃了两场败仗,而且都败的挺惨,其中的关键人物都是陈锐、戚继光、周君佑、周君仁,
“所以,我接下来,主要精力就要放在军中了。”陈锐环顾四周,视线从各人脸上扫过,“內书房诸事,拜託诸公。”
沈束率先起身,“分內职责,必竭尽全力。”
黄九皋、石茂华与沈明臣等文员一併起身,拱手行礼。
从今年陈锐成婚之后,便有了上下之別,虽然陈锐本人不在意,但眾人也是有分寸的。
告辞离开后,陈锐与周君佑转道去了师部,进了门,陈锐就是长长嘆息,用力揉了揉脸。
周君仁是个冷麵人,也忍不住笑著说:“我等军中武夫,碰到政事,实在是烦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