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好消息(2/2)
陈锐也不知道以后的局势会如何发展,自己能做的只有增强內功,壮大自身,以待来日之变。
“大哥。”
听到身边警卫提醒声,陈锐转头看向路边,王小妹正在那儿招手,几个警卫拦在身前,不让她靠近。
如今陈锐出入,身边始终会留有一个排的警卫,並且內书房、议事堂到甲一村的途中,驻有一个连的兵力,都是从直属营中挑选出来的精锐。
陈锐侧头扫了眼骆尚志,笑著招招手,王小妹小跑著过来,“陈大哥。”
“怎么了?”陈锐对王小妹印象不错。
“你说的那种纺纱机—”王小妹小声而兴奋的说:“加了十二个纱锭呢!”
陈锐眼晴一亮,心想这几天好消息是一件连著一件啊!
昨日午后,南洋那边的第二批船队抵达了沈家门,运送来了大批的鸟,带来了八位工匠,同时运送来了大批可以作为种子的红薯、土豆,甚至带来了番茄、玉米,还有陈锐盼望的辣椒种子。
毫无疑问,这將会大幅度的提升明年舟山推广良种的速度,军械作坊也能开始著手鸟、铁炮的铸造。
而葡萄牙商人也提出了除了皂块之外的贸易要求,虽然他们从崇明岛那边得到了布、生丝、
瓷器等货物,但也很清楚汪直集团的贸易目標主要是倭国而不是他们。
所以葡萄牙商人希望能与舟山达成长久的贸易,这两天內书房一直在討论这件事,没想到在这时候,新式纺纱机突然成功了。
陈锐走进万家的宅子,吴月娘早在半年前就被万表收为义女,一直住在万家。
看著竖著十二个纱锭的纺纱机,陈锐脸上浮现出少见的笑容,他也只是隨口提了句-他是真的不懂,只是知道所谓的一脚踢出工业革命的珍妮纺纱机而已。
几个月前,陈锐隨口对王小妹、吴月娘提了句,前者是將门出身,对这方面不懂,而吴月娘却是松江出身,对纺纱、织布非常在行,钻研半年还真得成功了。
一盏茶时间后,金柱、黄九皋、石茂华、裴天祐同时赶到,今晚本就是在陈宅设宴,为石茂华、裴天祐二人接风洗尘。
眾人站在纺纱机边,看著吴月娘操作,纱一团团的被纺出,速度很快,基本上没有停顿。
裴天祐惊嘆道:“比松江要快上两三倍。”
“不止呢。”徐渭摇头道:“如今松江常见的纺纱机是三锭,这台纺纱机是十二锭。”
松江是天下纺纱织布最为昌盛的地方,黄道婆传授的技术至今依旧是主流。
黄道婆创新的手摇脚踏轧机和脚踏纺纱机、织布机在松江遍地都是,但实际上-松江布依旧是供不应求。
徐唯学、毛海峰驻扎的崇明岛就在松江边上,但也没办法包揽下大部分的布,大量的商贾常年停留在松江採购布,运往全国各地。
而限制布產出的,不是轧机,不是织布机,而是纱產出的速度。
华亭、上海两地,常常会出现纱价格暴涨的现象,但依旧还是有大批人採购,只要能买回去,织成布,利润空间依旧很大。
而珍妮纺纱机的出现,成功的解决了纱供不应求的现象。
往小里说,以后舟山需要布,不需要再採购纱了,只需要大量採购。
往大里说,只要供应量足够,舟山能源源不断的大量產出优质的布。
这將会成为舟山海贸的拳头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