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丁邦彦(2/2)
“丁茂那是个愣头青,可没攀附的心思。”
以廉家如今在舟山的地位,的確是值得攀附的。
丁邦彦苦笑了声,“行事不谨。”
陈锐轻笑了声,双手拍了拍,吴大绩从侧屋走出,行礼道:“拜见丁公。”
丁邦彦身子僵了片刻后,嘆道:“真的是你。”
吴大绩是义乌人,却选择了入军,是因为没有人认得出,他父母早亡,八岁时候被在南京国子监就读的伯父吴百朋接到身边抚养,已经很多年没有回过义乌了。
而丁邦彦与吴百朋早年是同窗,数月前在南京见过一面,当时吴大绩也在场丁邦彦沉默片刻后道:“虞光卿也在舟山?”
徐渭点点头,招手让侧屋的十多个少年郎出来。
虞德燁上前行礼,嘆道:“幸有舟山,险死还生,此事不可外泄,所以滯留沈家门。”
沈束笑著延手让眾人坐下,向丁邦彦解释其中缘由。
丁邦彦原本並不知道十三童子被倭寇掳走一案,是在杭州一战中偶然发现了吴大绩,所以才去信家中。
结果前日收到回信,丁邦彦才知道吴大绩在杭州院试中被倭寇掳走,同时失踪的还有虞德燁。
只是一面之缘,丁邦彦不能確定吴大绩,但虞德燁却是在义乌长大的。
所以,前日黄昏时分,丁邦彦才劝动侄儿丁茂登门拜访廉家,结果被安排在少年郎附近的警卫察觉。
“此事的確不可外泄。”丁邦彦听沈束说完事件经过,立即道:“护卫军水师难抵徐唯学-—-—“-此僚一旦叛变,东南沿海均陷入战火。
?
徐渭似笑非笑的说:“若是徐唯学叛变,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扬州、淮安、苏松———对舟山倒未必是坏事。“
徐唯学叛变的话,第一个被侵袭的就是扬州府,而舟山与扬州盐商本就是对头,而且一旦扬州出了事,对舟山盐的售卖將非常有利。
“说笑了。”丁邦彦拱拱手,摇头道:“陈千户绝不会行此等事。”
“最要命的还不在此处。”陈锐摇头道:“一旦事情被揭穿,谁都无法为徐唯学开脱,一旦叛变,沿海有护卫军,若是徐唯学不敌,可能会西去倭国————“
徐渭接口道:“也有可能北上。”
“投韃靶?”丁邦彦神色一紧,咽了口唾沫。
一旦徐唯学真的投了韃靶,那从淮安、扬州到苏州、松江、嘉兴,甚至到寧波、绍兴、台州,都可能收到攻击。
陈锐继续说:“这几日南京送来邸报,都不是什么好消息。”
“河南开封府闹了场兵变,死伤不少,山西大旱,一名游击率部降了韃靶,
寧武关险些失守。”
“登州传来消息,山东剿匪,兵败,总兵被射中坠马。”
丁邦彦连连嘆息,但心里大为疑惑,自己虽然是个文秀才武举人,但在护卫军中只是中层將领,跟自己说这些作甚?
但下一刻,丁邦彦就懂了。
吴大绩上前一步,轻声道:“如今八股於国无用,我等已然决意留在舟山,
一尽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