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军议(上)(2/2)
声音虽然小,但周君仁也听见了,骂道:“你倒是想得美!”
邓宝笑吟吟的说:“齐乡是台州人,早年就在大哥魔下,最惯海战,还真缺不得他呢。”
“不可能!”王如龙瞪著邓宝,齐乡如今是一营下面三个连长之一,很受重视。
“难不成南人乘马,北人行舟?”周四翻了个白眼。
周君仁耐心的说:“护卫军中,不分南北,难道你想挑动南北对立?”
坐在王如龙身后的齐乡无语的抬头看著横樑,边上的楼楠、叶邦荣也不皖声,警惕的看了看刘西、廉钟-—----这两个连长也是陈锐当年的旧部,很熟悉海战。
“好了!”周君佑不太习惯陈锐在这种场合不管不问,厉喝道:“营、连级別的任命,都需团部指派,还轮不到你们自作主张。
“这次赏银,除却警卫连外,按照营建制配发,具体的稍后团部会下文。”
周君佑看向叶邦荣,“三营这边———“
陈子鑾主动说:“九连、警卫排隨军出征,七连、八连守卫沈家门,亦有斩首,当按营计功。”
周君佑点点头,加重语气道:“此战大败倭寇,全军皆有赏银,日后当奋力进取,不可迟缓。”
这话的意思很明显,这一战打得不错,但別翘尾巴。
徐渭开口道:“山东戚元敬传来消息,韃靶未有攻山东跡象,但驻扎山东周边的白莲教首赵全遣派教徒入山东,降了韃的原辽阳副总兵李滦聚拢流民。”
“若无意外,九月之前,山东必起战事。”陈锐扬声道:“舟山已遣派斥候北上,隨时回报军情。”
“山东巡抚王民应无能,若是战况艰难,戚继光独木难支,护卫军或会北上相援。”
登州已经来信了,戚继光虽然如今编练了五千余新军,而且还掌控了五个卫所的士卒,摩下兵力近万,但对前景很是悲观。
山东巡抚王民应几乎没什么作为,与戚继光站在同一立场的山东巡按王德私下都说了—-山东被朝中视为弃子,王民应很可能故技重施。
什么故技重施?
去年王临时主事通州,韃围城,京师沦陷的消息传来后,王立即启程南下。
要不是陈锐、戚继光、楼楠在通州放了把火,去年的战局说不定还会更加惨烈。
“所以这一批新兵需在下个月成军,下一批新兵也必须在八月中旬之前成军必须要留下部分兵力护佑舟山,护卫军若是出兵山东,兵力太少没什么意义,两个团也不过就两千多人,这点兵力在大战中起不到什么作用。
周君仁、楼楠、冯林、柳无病等北地归来的眾人脸上都有奋然之像。
一路东逃南奔,终於有机会北上了,虽然知道还不是大举北上的时机,但心中也难免澎湃。
而如叶邦荣、丁茂、王如龙等人也都跃跃欲试------第一批应募而来的士卒中,他们这些人是最有建功立业的想法的。
陈锐看向邓宝等人,“所以,必须在八月之前將水手招募齐全。“
“是。”
陈锐在心里想,舟山出兵山东,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就在於海路。
但如今沈家门没有参与到海贸中,只要那些少年郎的事没有泄露,徐唯学应该不会出什么么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