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人才啊(2/2)
孙鈺用力拍了拍弟弟的肩膀,半响后才低声道:“也未必不是一条出路。”
孙键勉强一笑,“还要拜託大兄告知父亲。”
“我明日就回家一趟。”孙鈺看了眼不远处的陈锐,“谨慎行事。”
那边陈锐正扬声道:“诸位都已然知晓內情,当知轻重,暂且留於舟山。“
徐渭上前一步说:“昨晚我与光卿商议过了,今日就会赴义乌。”
麻夏和汪古出列,对虞德燁、徐渭各行一礼。
“歷经此劫,你我十二人亦算有缘。”虞德燁笑著说:“此等事,乃分內事,无需见外。”
汪古才十六岁,是个性子跳脱的,凑上前小声说:“告知祖父一人即可,父亲是个嘴巴不严的徐渭笑骂道:“也不怕你父亲伤心!”
“但小弟也知晓轻重,若事泄,於国有害,海疆处处烽火,祸延家族。”汪古嘆道:“更可能有损舟山。”
一旁的麻夏突然向陈锐拜倒,“陈千户,昨日听闻舟山募兵,请许入军。“
陈锐有些吃惊,他对这十二人的確有著一些打算,但並没有想著让他们入军。
“我知晓军中亦有台州人,但我乃松门卫出身,並不会被认出。”麻夏恳切道:“去岁即有弃笔从戎之念,如今有此良机,不愿错过。”
松门卫位於台州沿海的最南处,再往下就是温州了,的確很难被认出来---而且护卫军是不从卫所招募新兵的。
吴大绩突然挤出人群,拜倒在地,“我亦愿从军。”
“京师沦陷,北地已失,韃靶虎视耽耽,局势危若累卵。”
“我在淮东亲眼所见,明军之屏弱令人气沮,若是他日徐唯学叛乱,若是有倭寇侵袭浙江沿海,再有甚者,靶大举南侵—.““
吴大绩眼中隱有泪光,“再苦读经史,再去挤那条路,就算是两榜进士,与国有何益,与乡梓有何益?”
“说的好。”孙鈺挽起两人,“我妻儿皆丧於北地,心心所念,一为护卫乡梓,二为北上復仇。”
孙鈺回头看向陈锐,“不如留在我魔下?”
陈锐摇摇头,“但凡入军,必歷新兵营,他们也不能例外。”
“麻夏入新兵营,不过吴大绩吴大绩立即道:“我父母早亡,自九岁隨伯父居於南京,后辗转各地,即使乡人所见,也难以辨认。”
虞德燁苦笑了声,“看来我是没办法入军了。”
虞家在义乌乃是望族,虞德燁很確定护卫军中会有人认出他—-甚至叶邦荣与他交情还不浅。
“那便如此。”陈锐点头道:“麻夏、吴大绩两人,以定海卫子弟的名义入新兵营。
陈锐对歷史虽然有兴趣,也看过一些资料,但关於东南抗倭,也就知道那些头面人物,並没有听说过吴大绩其人。
事实上,吴大绩是第二批被戚继光招募入军,乃是戚家军的中坚,虽然战功並不显赫,但却极得戚继光重视。
歷史上张居正病逝,戚继光被文官一脚踢到广东,身边还带著吴大绩。
一个身材矮小的青年出列,行礼道:“陈千户,我等得足下收留,若能裹助一二———“
朱在边上介绍道:“说起来,十二人中就他与陈兄是同乡,他是寧波鄞县沈一贯。”
歷史的车轮小小的偏转,让很多人的人生轨跡发生了偏移。
很难说对他们本人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但对於陈锐来说,一定是好事。
都是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