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难以归乡(2/2)
“找到了,便是此人!”
司马凑到陈锐耳边低声说:“就是此人率先堵住往山中逃窜的倭寇,也是他砸死了唯一的活口待得眾人走近,这位约莫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先是躬身行礼,隨后立即问道:“听闻陛下赐徐唯学锦衣卫千户?”
陈锐侧头看了眼身边的孙。
孙键有些茫然,他並不认得此人,一旁的朱介绍道:“这位是义乌吴大绩。”
义乌人啊,陈锐有天然的好感,想了想开口道:“確有其事,且徐唯学孤身入京覲见,陛下大喜,赐爵靖海伯,授吴淞参將,驻兵崇明。“
吴大绩身子晃了晃,突然颓然坐倒。
“徐唯学?”徐渭惊疑不定,“你觉得是徐唯学?”
短暂的沉默后,吴大绩用力抹了把脸,登时显得有些污糟,“敢问陈千户,徐唯学魔下可堪战否?”
“真的是徐唯学?”徐渭的声音有些尖锐起来。
陈锐眯著眼打量著这个少年郎,缓缓说:“徐唯学、毛海峰拥海船数十艘,持械青壮两千有余,善使火器,且收容流民,背后更有汪直远在倭国。”
吴大绩身子在微微颤抖,“舟山可能灭之?”
“无能为力。”陈锐的回答非常乾脆。
“舟山能战之兵千余,但关键不在於此,徐唯学、毛海峰麾下船队於沿海几无敌手。”沈束解释道:“且如今徐唯学得陛下青眼,荫其一子一侄为锦衣卫百户。“
徐渭听出了些什么,补充道:“若是徐唯学叛,扬帆东去倭国倒也罢了,但若是北上投韃靶·—..”
吴大绩垂下了头,半响后才苦笑著看向孙键、朱几人,“我等难返乡矣。”
人群略有些骚动,一位青年蹲下来盯著吴大绩,“到底出了何事?”
“你认得这具尸首?”
吴大绩咬著牙將尸首翻过来,指著脸上的一处疤痕,“在船上我就疑心,如今確凿无疑——-此人乃是徐唯学身边心腹。”
顿了顿,吴大绩补充道:“且此人后脖颈处有一颗黑痣,当日夜间我隨口提及,伯父还因此训斥,所以记得格外清晰。”
几个年轻的,或者不太懂目前局势的少年郎还不太懂,但如孙键、朱等人都脸色大变。
如果真的是徐唯学指使,其他的不说,一旦此事被揭穿,徐唯学除了举兵,没有其他的可能。
太仓卫、金山卫拦得住吗?
吴淞副总兵汤克宽刚刚损兵折將,能扛得住善用火器的倭寇吗?
就算扛得住,徐唯学、毛海峰沦为海盗,侵袭东南沿海,必然是一片惨状。
最让人惊惧的是,若是徐唯学投靠了韃靶-——
不能让此事大白於天下,但十三童子案已然哄传浙江,到底是哪些人被掳走---如今已经不是秘密了。
若是这些人归乡,即使不指认徐唯学———·后者能放的下心吗?
各种念头在陈锐脑海中飞速的转动,他盯著吴大绩,“你见过徐唯学?”
吴大绩苦笑道:“在下伯父乃吴惟锡。”
“噢噢噢!”
“原来如此!”
徐渭和沈束同时恍然,后者对陈锐解释道:“吴百朋,义乌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四月初出江北巡按。”
“父母早亡,在下一直隨伯父身侧,所以见过徐唯学。”吴大绩低声道:“那日徐唯学与汤克宽破倭,伯父急奔军中—————“
“说不通,说不通啊..”徐渭喃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