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荒谬(2/2)
但在火器还不能完全取代冷兵器的时代,骑兵依旧是非常重要的兵种,仅仅是机动力,就有足够的威镊力。
可惜自己是在东南而不是在西北,不然倒是可以与那位卜赤大汗交易弄来些战马。
陈锐突然想起了戚继光,这位在登州干得不错,编练新兵已经逾五千之数,不知道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內能不能扛得住韃靶的来袭。
“一群憨货,还不扶进去!”走近的徐渭笑骂了句,阎丁已经趴在那儿吐得稀里哗啦了。
“在想什么?”
“什么都没想。”陈锐转头遥遥眺望西方,“不知澹泉公如何看待淮东战事。”
“徐唯学啊。”徐渭轻嘆一声,“此僚非寻常人物。”
这是个意味不明的评价,来沈家门报丧的並不是郑家,而是会稽陶家人,因为陶大顺在舟山,
而陶家与郑晓是姻亲。
前日,那位陶家族人用莫测的口吻说:“淮东战报传至嘉兴,澹泉公即晕眩倒地,医者未至便已驾鹤。”
徐渭打量著陈锐的脸色,实在看不出什么,无奈问道:“你如何看待淮东战事?”
舟山是五日前接到消息的,吴淞副总兵汤克宽与倭寇在淮河南岸交战日久,倭寇狡诈凶悍,又常穿插,使得明军疲於奔命,北岸的流民也有復起之像。
十日前,徐唯学突然率船队抵扬州府,率青壮千余越过范公堤,从后方狠狠捅了倭寇一刀。
汤克宽闻讯即刻出兵,东西夹攻,倭寇大溃,溺死淮河者数以百计。
这个世界真是荒谬,歷史上徐唯学是不折不扣的倭寇,而与其联手的汤克宽在歷史上是抗倭名將。
“听说陛下大喜过望。”陈锐扯了扯嘴角。
昨晚舟山接到了沈炼的来信,淮东已定,嘉靖帝大喜,即赐徐唯学锦衣卫千户,许其驻兵崇明。
“崇明啊。”徐渭嘆了口气,“这对舟山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陈锐沉默了片刻后,低声道:“段崇文昨日来报,前日抵沈家门的毛海峰船队,未有將所有购置的粮米交付。“
“送去崇明了?”徐渭的声音略有些尖锐,冷笑道:“他们是看不得沈家门好啊!”
其实陈锐也並不意外,这將近两个月的时间內,毛海峰跑了三趟南洋购置粮米,这是因为沈家门成了沿海唯一的海贸交易地点。
而如今徐唯学大破倭寇,得嘉靖帝讚誉,想必朝中很快就会开放通商事宜了,徐唯学、毛海峰怎么可能容忍交易地点不在自己的掌控中呢?
更让徐唯学警惕的是,陈锐本人当年在双屿岛就有些名声,不可能不知道海贸的好处---將来肯定是要插手的。
所以,徐唯学、毛海峰必定是要另择地设市。
只不过让陈锐有些意外的是,徐唯学没有选金塘岛,而是选了崇明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