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达成约定 开战(2/2)
不过他也不生气,这次商谈两国想要达成约定,肯定没那么轻易。
虽然是武国有求於大乾,但大乾也不能太过分,大乾也需要武国帮忙。
隨后一个月的时间,两人就为此展开了多次商谈。
在两国中地位极高的两人,此次可谓是銖必较,谁都不肯轻易让步半分。
又过了一个月,武国使节团离去。
“看来想要达成约定,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商谈。”明標送走武国眾人,不禁开口道。
“殿下明鑑,两国虽有默契,也有共同的利益、敌人,但想要完全达成一致,也是不可能的。
不过距离我大乾正式对蒙开战,还有不短的时间,我们有足够的时间跟武国达成约定。
而武国:::”
刘书温顿了下,平静道:“阴、蒙二国该著急了。”
明標微微頜首,想了下道:“诸国那边如何?”
“诸国现在都自顾自,根本没有多少余力来插手我大乾之事。
我大乾欲对蒙开战,他们最多闹出些小把戏,无碍大局。
不过臣会继续严密监看,也不会让诸国閒下来。”姚光孝回道。
明標更放心了一些,诸国无法插手,才符合大乾的利益。
念此,郑重之余、他也不禁有些豪情和庆幸。
豪情灭蛮之事、必然没有什么能抵挡大乾的脚步。
庆幸则是能有如今之局面,也多亏了大乾多年来的布局。
否则大乾想要灭蛮,要面对的困难,可就远远不只是如今这些了。
另一边。
“张相、你看?”太平凝声问道。
张兼之摇了下头,沉声道:“乾国必然是不想我大武灭亡的。
也肯定是要对蒙国开战的。
但什么时候出手,就不一定了。
乾国的核心条件就一条,让我大武全力拖住阴国。
那必然还要维持数万亿的兵力,我大武绝不能轻易答应。”
太平点点头,表示赞同。
二人心中都非常沉重,没有再多说什么。
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即可,多说无益。
没有意外,很快,阴、蒙二国再一次增兵。
阴国出兵达到四万二千亿的规模。
蒙国出兵规模,更是达到了五万亿左右。
遮天蔽日的战船、军队,让整个武国的上空,都好似更多了一层阴霾。
武国没有办法,只能跟著增兵。
南北兵力总规模达到七万九千亿左右。
此时,武国魔下的藩属国已是一片不满、愤恨之声。
毕竟打了这么多年,损耗这么多,受伤害最大的、便是武国魔下的藩属国了。
被硬生生吸乾、或者反抗等等原因而灭亡的运朝,多不胜数。
阴、蒙二国都没有放过机会,暗中拉拢了武国不知多少藩属国。
现在的武国,已是內部也不平静。
三国增兵后,武国南北的战爭,更为惨烈了。
损耗的速度也不断增快。
开战数十年,武国的使节团就再次来到了乾国,依旧是极为隆重。
太子加上丞相。
两国再次展开商谈。
仍旧是铁必较,谁都不肯轻易退让半分。
一个多月后,武国使节团离去,显然没有达成约定。
不过相比较於上次,已经有了一些进展。
下次商谈时,可在这次的进度基础上,再次前进。
终有一天,两国会达成正式的约定。
这一点两国谁都不质疑。
就这般,数千年时间过去。
阴、蒙二国大军步步逼近。
武国局势的颓然,越发明显。
南北势力范围,只剩下巔峰时期的四分之一左右。
谁都能看出来,继续如此下去,武国支撑不了太久了,必会被阴、蒙二国吃干抹净。
这数千年时间以来,武国也跟乾国商谈了上百次。
终於,洪武三十四元一万五千余年。
乾、武两国终於完成了最终的商谈,达成了所有的约定。
第一,大乾要在接下来的一千年內正式对蒙开战。
且出兵数量在五千年內,最少增加到三万亿。
第二,武国要在南部陈兵最少五万亿大军,且天要时刻盯著帝紂不能让其隨意出手,直至大乾彻底灭亡蒙国。
第三,大乾承诺,无论如何,只要武国不主动对大乾开战,不背叛大乾,大乾就绝不会灭亡武国。
相关的约定共两百零三条。
以上的三条是最为重要、最为核心,也是双方最为重视的。
其它两百条约定,不过是细枝末节罢了。
约定达成,双方都不禁鬆了口气,轻鬆了不少。
只是大乾一方、是振奋期待。
武国一方,则是疲惫带看无奈、复杂。
最后,达成的约定立即上报给两家皇帝。
明古和天隔著数百万光年对视一眼,不需多言。
约定正式达成。
双方迅速行动起来。
两国合作的方面不必提,有常玉、冯国在武国多年,各方面合作不会难。
大乾高层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马上开启的灭蒙之战上。
灭蒙之战,在大乾一开始的战略计划中,便排在第三。
后来灭蛮之后,迅速提升到第一。
洪武三十四元年,推测武国无法坚持多久后,灭蒙之战、便正式提上了日程。
推动赵国南下后,真正开始施行计划。
至今数千年,大乾做了无数的备战,时刻在准备著灭蒙之战开启。
到现在,终於开始了。
明古出关,一道道命令相继下达。
大乾这头人族如今最庞大的战爭凶兽,顷刻间、发出震天地的吼声。
大乾內部,无数的军队为之而动,兴奋的战意席捲全军。
对这一战,整个大乾上下可以说都期待已久。
数万年前,吞下蛮国的好处,时时刻刻都在诱惑著所有人。
蒙国这块比蛮国更肥美的肉,实在太诱人了。
哪怕刻意隱匿,这般大的动静,也很快便被诸国察觉。
这些年跟督天卫廝杀的蒙国探子,率先察觉异常。
蒙廷得到上报,高层震动,神色尽皆一片阴沉。
乾国要出手了!
(难產,实在难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