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国之栋樑(2/2)
他很清楚,他挑的是治国之臣,而不是道德完美的君子。
所以这些年来,一些问题上,他也是儘可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否则刚刚奉天殿中那一百多人中,大半都要受罚。
但他心里仍是有些不舒服的。
而这种不舒服,他也只会在朱秀英面前说两句。
没办法,这就是此方世界的本质。
人就是分为三六九等,强者就是能拥有更多的特权。
哪怕明古这位在大乾看起来至高无上的洪武大帝,也不能挑战这点。
当然,他也没想过挑战。
因为他本身就是最大的受益人,更因为这是一种真理。
就像他前世的世界上一样,弱国就是会受到强国欺压。
这是一种永恆不变的真理,何来挑战改变一说?
他真实的想法,也只是想这些特权之人,更老实一些。
他的大乾境內,公平公正更多一些,
仅此而已。
朱秀英最是明白自家夫君的想法,走上前、拉著他的手,给予其最大的支持和信任:“一切都会越来越好的。”
她相信,只要有这个从未变过的男人在,什么事都难不倒他。
“嗯。”明古顿感舒心温暖地頜首应了声。
仙神法的颁布,以极快的速度传遍了大乾上下。
除了极少数人外,皆是一片讚美之声。
这便是身份决定立场,除了那些仙神之境本人以及他们最亲密的一群人之外,谁会希望有这么一群『无法无天』的人存在?
朝野间,对洪武皇帝的讚美,如同洪流、愈发澎湃。
张太岳的名声也跟著大涨,毕竟他是仙神法的编制者。
不过在朝廷中,他却是在无形中受到了很多的敌意、为难。
显然,那些仙神之境、亚圣们都不是省油的灯,心中的不愿也没那么容易散去。
张太岳早有预料,不爭不抢,不出风头,没有趁著名声大涨之时结交党羽,而是很低调的完成份內之事,其它之事一律不管。
明古一直看看,心里又多了儿分满意。
张太岳是一位真正的聪明人,更是一位真正的国之栋樑。
很大程度上来说,连刘书温、李百长都不如张太岳。
刘书温性子始终颇为清傲,权欲心不大,无法真的团结百官。
虽然明古很喜欢这样的刘书温,用著非常放心,但他也清楚,刘书温不是那种能將一国负於肩上的託孤之臣。
李百长就不用说了,跟刘书温完全相反。
如果没有他这位太过耀眼的皇帝压著,李百长还不知道要闹出多少事。
权欲心之重、私心之重,明古都好几次起了不耐之意,多次敲打。
別说託孤了,真有那么一天,他第一个要带走的,就是李百长。
其他的几位重臣中,姚光孝倒是有那个能力,可他心思太过狡诈,偏向阴暗,恐也无法团结眾臣,而且已经选了一条跟文臣隔阁的道路。
於绍堡政治手段不足,关键时刻魄力不够,也不適合。
王守乾、文人气息太深,缺了几分狼辣以及歷练,未来尚未確定。
其他的胡惟能、三杨、严嵩、海青田等人就更不用说了。
单单是天赋就不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