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莫须有(1/2)
第148章 莫须有
“请讲。”岳鹏郑重道。
“將军,人常道、忠义难以两全。
此时將军面临的,又何尝不是如此局面?”
幕僚神色严肃无比、沉凝道:“是听从陛下之令回朝,可能导致北伐之事,
功亏一簧,再无如此良机。
还是將大南江山百姓担在肩上,一举彻底打残真妖,兴我大南?
一切皆在將军身上。”
说著,郑重一礼。
岳鹏神色动容,忠义难以两全~!
沉吟良久,他的眼神再次坚毅下来,没有了丝毫犹豫。
“先生说得对,国事当先,我只能先拒绝陛下,以真妖为重。”岳鹏肃声道“將军大义,日月昭昭。”幕僚振奋的夸讚道。
“还多谢先生解惑。”岳鹏也行了一礼道。
“將军言重。”那幕僚谦虚道。
岳鹏下定了决心,就不会再犹豫。
亲写一封信,將自己的想法都写了出来,让那使者带回京城,自己则继续领兵攻击真妖。
使者带著震骇、以及惊惧返回到京城。
“岳、鹏!”
道构帝神色第一次失態了,脸上浮现出一抹可怖。
还夹杂著丝丝的慌乱,以及冰冷的杀意。
哪怕他心中事先已经有了预料,但岳鹏竟然真的敢违抗他的命令,还是令他有些无法接受。
岳鹏已经有了脱离控制的趋势!
前所未有的杀意翻滚著。
但理智还是让他以最快的速度冷静了下来。
他知道,现在绝对不是强来的时候。
思绪一阵闪烁,將秦相召了过来秦相听闻事情后,又看了那封信,心中狂喜大笑。
岳鹏啊岳鹏,如此莽夫,你安能不死?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面上,自然是越发的严肃,眉头紧锁、坚定道:“陛下,臣恳请陛下,再发金牌,一定要將岳將、岳鹏召回京城。
他已经不適合再待在前线大军中了。”
至於那封看起来真情意切的信。
呵。
他们又岂会相信这个?
道构帝闻言,虽然早有预料秦相的態度,但对方如此坚定,还是让他鬆了口气的。
“丞相说的不错,但如果他再违抗朕的金牌呢?”道构帝双眼虚起,压著怒火杀意、强自平静道。
“那就再发。”秦相斩钉截铁道:“陛下,如今岳鹏在民间、军中都声威极高。
正好,將他违抗陛下金牌的事情宣扬出去,打击其声威。
让將士们、还有百姓都看看,岳鹏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这也是他为什么提发金牌,而不是发正式的圣旨。
打击岳鹏声威。
还有一点,发圣旨、万一岳鹏抗旨不尊,那就是彻底撕破脸了。
岳鹏不反都不成。
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
发金牌就还留有余地。
“如此,不会激起一些异心者吗?”道构帝眉头一紧,有些犹豫,似是想到了什么,眼中的冷漠更甚。
秦相立即清楚这话的含义。
黄袍加身。
这是老宋家最熟悉不过的。
几千年来,也一直在严防死守此事。
而他们侧面宣扬岳鹏不忠,可能就会引起一些死忠於岳鹏、或者想要从龙之功的军中將士,直接给岳鹏来一出黄袍加身。
“陛下不必担心,第一、如今真妖危机尚未解决,岳鹏怎敢反?
第二,岳鹏声威虽高,但一旦他敢造反,立即就会沦落为人人喊打之辈。
第三,前线五百万大军中,忠於陛下、忠於大南者更多。”秦相胸有成竹道“真妖方面?”道构帝沉吟下后,有所迟疑。
“陛下不必担心,真妖已然被重创,短时间內、无力再攻我大南。
而长时间的话,以我大南的发展速度,到时、真妖覆手可灭。”秦相篤定道“如今进军之声高昂,连发金牌、让岳鹏退兵返回京城,恐会引起一些人的不理解。”道构帝还是有些迟疑。
“陛下不必担心,后勤压力太大,已经无以为继。
再继续下去,就只能加徵税收。
而我们只是要缓几年而已。
只要解释清楚,朝野间都会理解的。”秦相自信道。
人皆趋利,现在沸腾的那些百姓们,只要因出兵真妖而侵犯到自己的利益,
大部分都一定会冷静下来。
更何况,还给了他们一个理由,暂缓几年而已。
这是为了百姓的仁政。
谁还能多说什么?
道构帝沉吟数息,冷漠的眼神坚定下来,“好,那就再发金牌给岳鹏,令他速速返京。
朕倒要看看,他能违抗朕的几道金牌?”
“陛下圣明。”秦相一礼道。
第二道金牌来到了岳鹏手中。
岳鹏独自静默了片刻,再次写了一封信,让使者带回京。
道构帝收到信,不受控制的冷笑出声。
隨后,短短几日间,又是相继的几道金牌到达岳鹏手中,统统被他拒绝。
他已经坚定的事情,是绝不会轻易更改的。
此事也彻底传开了。
在无形的力量推动下,朝野皆知,隨之轰动,各地都发生了激烈的议论声、
爭论声。
“你们说,陛下怎么这时候要召回岳將军?”
“大军消耗太大了,朝廷已经支撑不住了,想要缓几年而已,否则就要增加税收了。”
“就算是增加税收,我也愿意打真妖。”
“你是不在乎增加的那些税收,但很多百姓家中,再加、就真的活不下了。
陛下和朝廷也是为了百姓著想,这是仁政,可惜、岳將军铁了心要继续打。
北“反正我觉得,应该继续打下去,一举將真妖覆灭。”
“朝廷说的清清楚楚,怎么岳將军就不退兵、缓几年呢?”
“听说现在是最好的机会,能一举將真妖彻底打残,若是退兵、往后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有道理,我还以为真像是有些人说的,岳將军想要拥兵自重呢?”
“放屁,岳將军何等人、怎么可能是拥兵自重?”
“对,我也不相信,岳將军一心为国,忠心耿耿,绝不可能是逆贼。”
民间在有心者的引导下,都明白了朝廷的一片苦心。
越来越多的人,赞同了缓几年的说法。
至於岳將军为何铁心继续打的原因,不知为何,流传甚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