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传播的很快(2/2)
一点不在意。
真的不在意吗?
明古不信,作为开创一派的人物,心学越强,对王守乾的好处越大。
这是一种成圣之基。
真正的圣人,非亚圣,与神王层次是等同的。
王守乾不会不在意的。
是暂时没有应对之法、只能忍著吗?
明古也不这样认为。
他有一种莫名的感觉,王守乾有著其它的原因。
想了下,他暂时放在了一旁,等著看就是了。
只要不耽误大乾的发展脚步,他都可以不在意。
隨后,面对各学派的步步紧逼,心学弟子节节败退。
心学自然不至於停滯不前,毕竟有著王守乾这么一位受无数人敬仰的创始人在。
但的確发展缓慢。
一种说法越来越广泛,真正厉害的是王守乾亚圣,而非心学。
听王亚圣讲学就行了,不需要真正的加入心学。
对这种情况,王守乾仍旧是默然,似乎真的一点不在意,依旧自若的管理看国子监、各地学府,真身跟分身不断的讲学看。
学子们以及来听讲的官员们,实力提升远超以往。
得益於此,洪武一千七百年到一千八百年的后几十年,大乾发展的速度明显又提升了一些。
洪武一千八百年,大乾疆域达到了五十道,四千九百三十六州。
人口达到七千八百五十亿左右,耕地面积达到一千六百七十二亿顷左右这一年的国运达到了五千二百鼎左右,年结余两千二百鼎左右。
其中朱秀英突破至中等仙神之境后,大乾国运进一步凝实、稳固,每年的消耗减少了五十鼎左右。
每年还给大乾增加了十鼎国运,同为中等仙神之境的常玉、徐到二人,
每人只给大乾国运增加了五鼎。
至这一年,总国运积蓄到了四十八万三千鼎左右。
明古吸收了三万一千六百多鼎国运,境界达到了285645鼎,其它方面进步不大。
还有三万多的国运拿出来解封四位被封印的人。
这次选择了老二明仑、华云龙、耿文兵、周德行四人。
用了八千余鼎左右,四人顺利突破,各自去蜕变了。
三万多鼎国运剩下的,继续积蓄到国运中,总国运达到五十万六千六百鼎左右。
明古还收回了三斤五两二钱左右的神源,手中神源来到了十三斤五两八千。
这些神源他当然不会还给后离,他也不会吸收,那是浪费。
对如今的大乾而言,这堪称是一种底蕴。
三年左右的时间后,明仑四人蜕变归来。
明古又特意召回一批老將,给他们接风洗尘。
一帮老兄弟喝了一天一夜方才散去。
加上这四位,大乾的仙神之境数量,已经达到了四十九位。
亚圣数量达到了十七位。
新的这个百年,刚一开始,好消息就不断。
洪武一千八百零三年,李武忠突破,开始蜕变。
这並不出乎明古的意料。
这些年,国运、丹药也都没有少李武忠的,也早已达到初等仙神之境巔峰。
差徐到、常玉二人的,只有兵道。
几十年前他兵道突破至第六境,此时突破很正常。
紧接著几年后,傅良德也突破了。
又几年后,刘书温突破成功。
洪武一千八百三十六年,冯国、蓝屠先后兵道达到第六境。
一连串的好消息,让大乾显得越发如日中升。
同时,王守乾讲学的威力,越来越大,大乾的六七八九品文官数量大增,还在不断的往上蔓延。
这自然是让大乾的扩张速度、不断的提升。
心学虽是仍然被打压的状態,发展缓慢,可王守乾本人在文道的声望,
已然来到了另一个高度,超越了所有的文官。
只有达到中等亚圣层次的刘书温,能够在文道中高层次一比。
李百长、胡惟能、以及不少人很是烦闷。
烦闷刘书温先一步突破。
更烦闷王守乾竟然这么能忍,忍到现在,让他们抓不到破绽。
眼睁睁看看他的声望越来越高,导致不仅刘书温压看他们一头,现在王守乾也真切的压他们一头了。
“李相、你说刘相就这么能容忍王守乾?”胡惟能想来想去,不禁对李百长道。
李百长沉默数息,轻嘆一声,颇有些无奈道:“胡相,刘相清高且谨慎的性子从未变过,他是不会对王守乾出手的。”
他如何不明白胡惟能的意思。
挑拨刘书温对付王守乾。
这个他也想过很多次,可思索再三,还是觉得不可能。
当了两千多年的对手,他再清楚不过刘书温的性格。
若是刘书温会因此对付王守乾,以其那么多的先发优势,他李百长就不可能这么多年来,跟其並列为百官之首。
“真不可能?”胡惟能不死心道,越想越憋屈。
见到一个后辈要爬到他头上去,似乎比死还让他难受。
李百长摇了摇头,双眼虚起,沉声道:“老夫就不信,他真能一直忍下去。”
那可是成圣的道路。
“我去联络一下,加大对心学弟子的欺压,我也要看看,他能忍多久?
”胡惟能轻哼声道。
对於王守乾的忍耐,明古心中也是好奇的,真就这么能忍?
直到有一天,他用明神双瞳无意间、看了眼王守乾,猛的微惊。
王守乾的实力提升,超乎想像的快。
想了想,他直接把王守乾叫了过来,好奇的直接问道:“你的心学並未扩张太多,为何实力提升如此之快?”
“陛下,臣的心学扩张、已经很快了。”王守乾微笑道。
明古目光微动,看著王守乾不语。
“陛下、心学是在其余各学派的基础上,创新而来心学跟其它学派,本不衝突,相反、心学可以算是一种附加、辅助学派,是对其余学派的一种补充。
听臣讲学的人,凡是有所得,便必会不经意间融入些心学经义,这些也算是我心学传播。
至於拜不拜入心学学派,臣並不在意。”王守乾如实的解释道。
明古恍然,忽的有些啼笑皆非。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