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陈国臣服(1/2)
第110章 陈国臣服
但是他有天乾斧。
这四万多鼎的力量,並没有超过初等神兵的范围。
也就是说,四万多鼎的力量可以增强五成,那就是六七万鼎的力量。
如此,他自然不惧什么。
更何况,即便没有这等力量,他又何惧?
登基两百多年,一手將大乾带到如今的地步,若是连徐到、以及第一军团都掌握不了,那还谈什么宏图大业?
此时,他更高兴的,还是徐到的突破。
这位神將的出现,意味著大乾能做的事情,多了许多。
比如让那三个明古一时间无可奈何的国家臣服。
虽然看似徐到突破前,只要给他那样的第一军团,他也能发挥出那样强大的力量。
实则不然。
主將是王者境还是仙神之境,这其中的差別是巨大的。
虽然短时间內能爆发出来的最强力量,可能差不多。
可双方军队的承受力、士气、持久力、反应力、容错率、攻击范围等等,都是天差地別。
这一点,明古本身再清楚不过。
让王者境巔峰的徐到,带领第一军团去让陈国、章国、夏国臣服,明古不会放心,大乾高层也都不会放心。
一个不小心,就可能导致损兵折將。
可让仙神之境的徐到前去,明古有绝对的信心。
陈国、章国、夏国,根本没有可乘之机。
正式的圣旨下达,文官们还好,武將们则是羡慕至极,
身为武將,谁不想掌握一支更强大的军团?
这不仅仅是力量,也是对兵道的提升,兵道越到最后,就越需要强大的军团配合。
同时,兵道也严重影响自身的实力。
羡慕归羡慕,没人觉得不服。
几百年了,徐到一直都是大乾当代的第一大將。
李江海死后,更是名副其实的大乾第一大將。
也就是常玉能与之相比,其余者、皆要差了一个档次。
他能第一个突破至仙神之境,除了蓝屠等少数人之外,谁都觉得理所当然心服口服。
圣旨下,第一军团迅速建立著。
挑人、兵甲、战马、军籍、待遇等等方面,牵连甚大,需要大乾多个部门配合。
有圣旨在,以及徐到这么一位仙神之境在,自然没人敢有任何的怠慢。
一切从简,一切从快。
几个月后,第一军团就大体组建完成,开始了由徐到带领的训练。
第一军团组建完成后,留下的摊子却不少。
首先,这二十万以十山之力为卒、正九品起步的第一军团,所耗费的国运、
军餉。
不算给徐到配的副將,从二品的偏將、到正九品的兵卒,达到了十六万一千五百二十石左右的国运。
军餉两亿五千万石左右。
其次,从全国一百三十三支主战军抽调走了二十万人,这二十万人最弱可都是基层的队长。
需要费不少的时间,才能弥补回来。
还有其它一系列的问题等等,如战马、兵甲,都要解决。
可以说,为了建造这第一军团,大乾又额外付出了一大笔。
导致本就不富裕的財政,更加穷了。
还好,高层们都知道,徐到的第一军团即將出征陈国这三个国家。
到时候,什么消耗都能弥补回来,还能大赚。
第一军团刚刚组建好,明古召见徐到。
奉天殿中。
几位丞相、徐到、留守的大將军明严、还有督天卫指挥使姚光孝齐聚一堂。
“姚卿刚刚从陈国回来,就让他为你们介绍一些陈国更详细的情况。”见人到齐了,明古道了句。
北方的陈国距离大乾最近,只有两百余万里,自然第一个对他动手。
眾人的目光纷纷集中到姚光孝这位、让其余人都觉得有些妖异的督天卫指挥使身上。
不过却没人觉得其能力不行。
相反,督天卫在其手中的发展,极快、极强。
早已深入大乾的里里外外,让许多高层都为之忌惮。
而且这位也是大乾出了名的厉害存在。
武道、文道同修,且双双一同入了王者境、大贤之境,大乾唯一一列。
以此便可知晓这位有多厉害。
如果其想,立马就可以成为丞相,可他不愿,只想当督天卫指挥使。
用他笑眯眯的话说,有八位丞相扩张发展如今的大乾,早已是绰绰有余。
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但督天卫就不同了,他喜欢督天卫。
如今是大乾歷代以来,第一位正一品的督天卫指挥使,也是大乾唯一一位大贤之境的武官。
“丞相、大將军。”姚光孝很有礼貌的微微一礼,面上带著似乎从不会消失的笑容,不紧不慢笑道:“我奉陛下之命,从三百年前开始,便派人探查北方陈国、南方章国、西方夏国的情况。
三国之前的情况,大家都清楚。
魏国公突破后,陛下决定让这三个国家臣服。
所以为了更详细的情报,几个月前,我走了一趟陈国,今日方返回。
顿了下,继续道:“如今的陈国,存世已三千三百二十一年,人口在十七亿五千万人口左右,共十一州,耕地面积在二百零三亿亩左右,每年能產生十一鼎左右的国运。
积累国运在一千五百鼎左右。
实力上,不弱於三百年前的我大乾。
当代君王陈谅,性格霸道,在陈国內唯吾独尊、说一不二。
其周围,有一个实力不弱的妖人族,其人口大约在三千万左右。”
清晰明了將最重要的数据说出来后,姚光孝停了下来。
在场眾人有人沉思,有人神色振奋期待。
“魏国公,你可有信心?”等了数息,明古率先看向徐到。
“陛下,臣有信心。”徐到没有犹豫的坚定回道,沉稳的气质,让他的话深受所有人的信任。
“好。”明古满意地頜首,又看向其他人:“你们觉得,该如何让陈国上贡?”
提到最重要的一点,所有人的眼神都在变化。
“陛下,这陈国的实力不弱,底蕴也定然深厚,但现在只是初步接触,不可逼迫太甚,可让其每年上贡两颗神元丹。”李百长第一个迫不及待的说道,双眼中都像是在发亮。
身为大乾內政第一人,这些年来,他比谁都更心疼大乾的穷。
现在有了机会,他自是想狠狠的要一笔。
胡惟能斜了眼李百长,不爽他抢在自己前面,但也开口附议。
三杨、夏元吉、周忱先后开口附议。
明古不置可否,看向剩下的几人。
“陛下,臣以为可。”明严点头道。
“陛下,臣以为、这陈国的实力不弱,君主陈谅又性格霸道。
而魏国公虽可胜之,但定不足以让他们完全绝望,未必没有一拼的决心。
所以,臣认为,可以进一步减少供奉,每年一颗神元丹即可。
如此一来,陈国必然不会拒绝。
如今我大乾实力一日千里,待再过一些年,就可以一年两颗神元丹、三颗、
甚至是四颗了。
这是最稳妥的方法。”刘书温稳重的说道。
此话一出,李百长、胡惟能都隱隱皱眉的看眼刘书温,心中不悦。
我没考虑到稳妥起见吗?
要不是稳妥起见,岂止每年两颗神元丹?
其余先前开口附议的几人,则是认真思索。
姚光孝笑容不变,双眼微微一虚的看向刘书温,不愧是刘书温。
对著明古一礼道:“陛下、臣附议。
以陈谅的性格,若不能完全让其绝望,又压迫过甚的话,恐怕他未必不会拼死一搏。
先每年一颗神元丹,最是合適。”
这话一出,原本想要爭辩两句的李百长、胡惟能停止了。
姚光孝虽然在他们眼里是晚辈,但其才能不可否认,加上亲自去过陈国,最为了解情况。
他附议刘书温的话,那··!
他们就真的没有信心爭辩成功了。
“陛下,臣附议。”徐到这时也开口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