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棋局(2/2)
略一思索,沈安有了几分猜测。
和渝城的事儿无关,纯粹是因为受眾的关係。
《三国》作为一部歷史演义小说,受眾其实有限。
哪怕是前世,虽然大多数人都知道《三国》,但看过原著的恐怕不到百分之一,人们了解《三国》,往往是通过电视和游戏。
到了这个世界,不存在歷史原型,《三国》成了一部架空歷史小说,受眾就更小了。
沈安曾经认为《三国》能够爆火全国,其实是有些想当然了。
那位玄州来的书商,给他两千银元的买断价,其实也没占太多便宜。
以目前不断减少的名望增长量,沈安估计《三国》带来的名望,短期內会在十二万到十五万之间。
突破到百万级別也有可能,但那需要时间积累,不是一两个月能做到的。
那该如何继续提升名望等级呢?
沈安心中不断思索。
继续写小说?
把《水滸传》《西游记》,或者《红楼梦》搬来?
水滸倒是可以,和武侠小说的区別不太大,喜欢的人不会比《三国》少多少。
西游也行,作为一部鼻祖级別的仙侠小说,搬到乾康来,也能吸引不少读者。
但这两本小说给他带来的名望,恐怕不足以突破到百万级別。
而且这里还存在一个受眾重合的问题,喜欢《三国》这部小说的人,多半也会喜欢《水滸》、《西游》。
至於《红楼梦》,这部小说的文学性远远大於可读性,曲高和寡,估计能看懂的人都没多少。
那搬运哪一部小说,能够流传最广?
前世有没有哪部作品做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
沈安心中有些茫然,脑子里搜索了半天,却没有一部作品符合要求。
而且乾康可不像前世东大。乾康的识字率还不到百分之十,大多数人都只会写自己的名字。
想到这里,沈安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
何必非得搬运小说?
相比於需要认字儿才能欣赏的小说,有一种东西,不需要文字,也能清晰得传达一个故事。
漫画。
或者说连环画!
沈安突然悟出了一个道理。
越是简单的东西,才越是能够流传的广泛,越是有內涵的东西,才越能经久不衰。
他之前选择搬运《三国演义》,好像不是一个多么明智的决策?
现在的乾康,虽然文娱產业发达,有报纸,有杂誌,有各种娱乐性质的书籍,但並没有出现漫画或者连环画。
他或许可以成为这个世界上,第一个画连环画的人?
想到这里,沈安立刻便干。
前世上小学的时候,沈安画过那种翻动的小人画,而且画的不错,算是有那么点画画的基础。
而现在沈安有了副过目不忘的脑子,曾经看过的漫画,都可以尝试著画出来。
想到就干,吃完饭后,沈安进了书房,开始尝试画连环画。
画的是《老夫子》。
半个小时后,桌子上多了几张画风大相逕庭的画稿。
不仔细看,完全看不出每一幅画之间的联繫。
脑子说它会了。
手说你放屁。
有些苦恼的挠了挠头,沈安就那画稿揉成一团,扔进废纸篓里。
重新铺开一张乾净的白纸。
继续画!
沈安拿著钢笔,不信这个邪了。
他今天一定要画出一幅让自己满意的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