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杂谈(2/2)
看到有人进来,也就是掀了掀眼皮,连声都没出一个。
杨建良到了窗口:“师傅,一个辣椒炒肉,一个小炒肉,再来一斤肉包子。”
肉菜五角钱一个,不用交票,包子是主食,需要等量的全国粮票,另外再加六毛钱。
说完,数著钱和粮票递了过去。
杨建良自己从公社买的酒,找了个位置坐下。
没多久,菜就好了。
服务员可是不管上菜的,俩人自己到窗口跟前,端了包子和菜,相对而坐。
这次考试,三十个人里有四个没合格。
杨建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没有赵广平的督促,他也过不了。
第一次过不了,第二次也悬,到时候大概率被退回去。
杨建良吃了一个包子垫了垫肚子,端起酒杯,碰了碰:“平哥,感谢的话我就不多说了,都在酒里。”
说完,仰头灌下去一大口。
赵广平陪了一口:“咱俩一起从砖厂出来,就算是战友,应该的。”
俩人说著话,店门口进来了两个青年,一男一女,年龄差不多大。
看样子是熟客,男青年进了店,独自去了窗口,热情的喊了一声“叔”,隨后点菜。
“你妈怎么说?还是不同意咱俩的事情吗?”
男青年一坐下,就迫不及待的问道。
一声嘆息后,女青年开口:“不同意,还找了片区的一个大妈给我找对象,有一个年岁相当,想让我去见见。”
男青年冷哼了一声:“叫什么名字?我让老秦跟你们片区的男同志说一声,这事就解决了,你別因为这事上火。”
“听那大妈说,男同志是乡下人,现在在运输队做学员,以后是做驾驶员的。老秦能认识人家吗?”
男青年一脸不在乎的说道:“运输队里有熟人,鼻子底下长了嘴,让他打听打听就行。”
听到运输队三个字,赵广平和杨建良不约而同的抬头,对视一眼后,转头看了看两个青年。
女青年长相英气,穿著灰蓝色的工装,愁容满面。
男青年留著小平头,坐姿有些吊儿郎当,看起来像是不务正业的社会青年。
收回视线,赵广平又听到女青年说话了:“胡嘉成,你工作的事情怎么样了?你但凡有个正经工作,我妈就鬆口同意了。”
“下个月,下个月就定了,先做临时工,一年后参加考试,通过了就能转正。”
“你妈就不能提前退休,让你接班吗?”
胡嘉成道:“我嫂子不同意,说我妈要是把工作让给我,我爸就得把工作让给她。”
“我爸现在可是六级钳工,一个月的工资抵得上我三倍了,提前退休不划算。”
“再说了,他们老两口有工作,一个月贴补我的钱都比我干临时工的工资高。他们没了工作,靠我那点临时工工资,我还去哪儿拿钱给你买好东西。”
男青年是个会哄人的。
许了一盒雪膏,把女同志哄成了翘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