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爆炸(2/2)
早在出征之前,高殷就为战爭做著相应的准备,没有火药的时候就创造火药,是每个穿越者的基本素质。
因为高洋嗑五石散的需要,硫磺石灰与硝石也很好获得,都在军需物资中,
存量不小。要这些东西的时候,眾將都很担心,因为齐国是没有道教的,他们怕太子上演拓跋晃的旧事。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灭佛,拓跋晃是佛信徒,庇护了许多僧侣;而今齐国灭道,太子又大搞炼丹,只怕道教將死灰復燃。
而且五石散是什么东西,几百年下来大家也都懂了,至尊的精神异常,嗑散嗑大了是重要因素,所以他们也很担心太子在这方面步至尊的后尘。
从太子最近的行为来看,不是没有可能。
高孝作为將首,也曾带头去劝諫,但太子不知道给他下了什么药,兴许是一起嗑了?
总之高孝出来之后,就坚定不移地支持太子,令人扼腕嘆息。
行军途中扎营休息的时候,高殷就会命人取出一些,去外边试验。炼丹要讲究火候,最怕爆炸,而高殷就是奔著爆炸的目的去的,又背过《公共基本能力测验》,大概了解其中的成分,其中的细节,就交给几十年的铁匠们去把控,在原材料充足的情况下,足以弄出一个简易爆炸装置。
王当根本不知道齐国太子的岁毒心思,齐兵在地下挖了个坑,將七成硝石、
一成硫磺与两成的木炭研磨成粉混合在一起,也就是黑火药的雏形。
硝石提供氧气,硫磺降低燃点,木炭作为燃料,三者共同实现快速燃烧並释放大量气体。
王当用力拔起时,浸泡过硝酸钾、也就是硝石溶液,又涂抹了硫磺松香的杆,就变得像火柴上那一层易燃区一样了,他拔得越大力,就越容易出奇蹟。
就这还不保险,除了溶液,高殷还在缝隙之间塞了几个火摺子,也就是古代的打火机。
火摺子上面的细线缠绕著旗杆,马被拔出来时,它们上头的盖子也会被拔走,里面塞著白磷、硝石、松香这种易燃芯材。
它们不仅容易摩擦起火,而且原先就是点燃到一半然后吹灭盖住的,盖子將空气断绝,它们就无法燃烧,实际上仍旧处於半燃烧的预备状態,有可燃物,可以快速反应,只差氧气。
当火焰出现,就会顺著桐油烧到下方的黑火药。
而后就是引燃,接著爆炸。
王当被炸飞出去,倒在一旁的篝火上,士兵们急忙取水灭火,然而一泼过去,地上变得更加炽热。
除了底下的布设,篝火之类还被齐军撒了一地生石灰,遇水扬起高温,烫得周兵大喊大叫,浸没在烟尘中。
投石车这边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器械不仅大,而且结构复杂,太好设置各类延时装置了,只要有人一动,上方就容易掉东西、火摺子被拉开,隨后点燃灯绒芯。
“太子料中了!”
羽破多郁吐出口中的草根,翻身上马:“上,咱们可是很好客的,他们来了就別走了!”
高殷的大队人马的確已经回到了四里外的营地,但还有两百多名飞鸦军躲在四周,隨时准备突袭。
爆炸声与烟雾,但凡有一个信號起,就乘马出来衝杀,將出来的周兵统统留下。
姚统曾建议过,龙头防主郑伟是个情绪大於理智的人,主师的性格会很大程度影响他的士兵,龙头守军也需要胜利来稳固军心,因此第一次的叫战,有很大概率成功。
如若击败並俘虏敌將,就將他绑在城外,让飞鸦军躲在一旁的树林中,当城內有人出来救援时立刻出来衝杀,进行第二次打击。
当然,杀死的效果略微降低了一些,所以需要一些艺术化的处理,这点姚统和高殷的看法一致。
在这个计划的基础上,高殷加上了对黑火药爆炸的尝试,这是高殷第一次的战场试验,即便失败了,也只是损失了一台光武,一颗死人头。
可若成功,他就將获得神力,在月光的庇佑下让敌军自爆,城墙上的守军会看得清清楚楚,並迅速散播到城中。
“攻其心,折其志,不战而屈之,谋之上也。”一一一《权谋残卷》,作者张居正。
恍如神罚的爆炸、神出鬼没的齐兵,足以让龙头的周兵战心崩溃。
人类可以跟狩猎野兽、与同类交战,但不能牴触神佛,上天会发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