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朝议(1/2)
第158章 朝议
不止宇文毓出声,还有许多臣子发言挽留,晋公派系自不必说,哪怕是帝党也觉得宇文护在此时下台对周国的影响更坏。
天王继承了文王的血脉,普公维护著文王的政策,缺一不可,偶尔有些小间隙也还在可以容忍的范围內,现在齐军恐要进犯,更该团结起来对抗大敌。
宇文护稍稍推却,得到天王更诚恳的挽留,双方互相拉扯,最终宇文毓眉头一皱,嘆了口气:“晋公如此坚持,朕心实难安。然晋公为国操劳多年,朕亦不忍再加重负担;既然晋公执意还政,朕若再推辞,反倒显得不近人情了。”
又继续说著:“晋公可否暂留朝中,以顾命之身辅佐朕?”
他又不是白痴,宇文护除非精神失常,不然不会好端端的交出权力,直接答应把他赶走,只怕第二天就会有许多晋公一派的大臣上书请求挽留。
现在宇文毓没有力量赶尽杀绝,只能做足姿態。
宇文护微微一凛,躬身道:“陛下圣明,臣感激不尽,既命臣暂留辅政,臣必竭尽驾钝,以报陛下厚恩。”
“陛下既已亲政,还请明言,该派何人抵御东贼?”
宇文毓一滯,正常来说,常朝就该討论这些问题,但周国不是正常的朝堂,外朝权力被宇文护把握在手中,內朝也被清洗过,只有少数心腹能和宇文毓私下进行討论。
能和宇文护保持明面上的和睦、保住皇位已经不错了,面对突如其来的军事问题,宇文毓並不能立刻作答,那样会被宇文护的党羽不断攻击,显得他才干不足,这还是在宇文护刚刚还政、让他亲政的情况下,没准会被人觉得还不如不亲政呢!
因此宇文毓表现出气定神閒的样子:“朕虽已亲政,然军国大事,非一日可悉。东贼猖獗,朕初掌朝政,对军中诸將才略尚未尽知,恐一时难以决断。”
他略作停顿,微微一笑:“普公久经沙场,深谱兵事,抵御东贼之事,朕意请普公全权负责,调度诸將,朕必全力支持。此外,朕亦会选派大將,隨普公共赴前线,一来为国效力,二来亦可习得军务,以备將来。”
宇文护听罢,躬身行礼,语气恭敬:“抵御东贼之事,臣必尽心竭力,不负陛下所託。至於选派大將—”
他略作思索:“臣以为,若东贼大举入寇,当委派柱国抵御。可东贼虽有出兵的消息,但其军不明,未必就是贼首高洋,若是其亲至,当自晋阳发兵,而不是从鄴城。”
齐国的军力精华在晋阳,这是天下共知的事情,后来高纬在晋州战败,齐国也就光速灭亡。
“或是小股人马试探我国边境,或是为南方王琳造势,吸引我军力与其僵持。臣之意思,是命各地驻军严守,国內先整顿军马,派遣援军,得知其军队主將和具体详情,若东贼真是要倾国来犯,再与其大战未迟。”
言毕,宇文护再次深深一拜,神情恭顺。
这里体现的其实就是宇文护的大权在握,其实他早就得知了情报,大概猜到了齐国不会大举进犯,上朝之前就与相府僚属商议过了,马上就能拿出一套適当的办法。
“小司徒熟知齐国內情,可为援军,再委派良將辅佐,必能克敌制胜。若陛下另有人选,臣亦当遵从圣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