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恩情(1/2)
第156章 恩情
原本的歷史上,高洋会在二十四日就去往并州以北,乐平郡辽阳县的甘露寺。
但由於高殷的奋起,高洋选择了帮助自己的太子掌军,因此拖延了数日,之后他也会启程。
等高殷离开了鄴都,高洋便下达了一道新的詔令,在齐国在永安郡的麻城设置衡州。
北魏、南梁各有一个永安郡,南梁的永安郡在湖北,统辖四县,有二万八千户,当年后赵大將麻秋在此筑城,因此呼为麻城,
麻城东北六十里有著阴山,与河套走廊不让胡马过的那个重名,是当初从南梁手中所夺取的地盘。
这个地方也是个革命老区,古有黄冈起义,民风强悍有力而果敢刚烈,城里混杂的蛮左跟汉人杂居已久,认不出来,而住在山谷里的就连语言都不通,和巴蜀內的蛮族非常相似,反过来说也是极好的兵员。
这次设置衡州的意义就在於规划新的国土,安抚南梁旧人,一方面既是表示自己暂时无意继续扩张南国领地,让割据长江上游的王琳肆意发挥,另一方面也是为王琳提供声援,在他背后有著一个强大的齐国。
同时,衡州有著大片可以耕种的平原跟丰富的铁铜银矿资源,在高殷的进言下,高洋派遣萧衍的孙女婿任约担任衡州刺史,他和王僧都不可能会投降陈国,又塞进去一个永州刺史萧泰都督荆州军事,萧泰是被王琳打跑的,也不大可能与王琳暗和,让他们互相肘,帮大齐守好衡州,发展屯田,恢復生產给齐国回血。
北魏的永安郡以南,是山西的平阳郡,平阳郡是卢叔虎为高演上策、而今给高殷献给高洋的《平西策》中,是下一个军镇建设地,十分重要。
平阳郡的属州就是高欢当初组建小团体、发展壮大的起家之地普州,对高氏而言意义重大,这一趟颇有些重走献武之路的意味,
由平阳郡继续往下,就是南汾州。这个时期东西魏、周齐互相抗衡,连带著地名也变来变去,比如文城郡,东魏叫南汾州,北周叫汾州,北齐建立后文改叫西汾州,究其原因,还是要强调自己的正统,多得一块边角地就大呼自己得了全土。
如今这块地回到周国手里,在汾州的稷山县西南十二里之地,有一座城池一直没被攻克,是齐国的心腹之患,叫做玉璧,献武皇帝在这里进行了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此时还在两国的休养期,周国地处关中,国势已立,且献武皇帝屡次西征不克,之后又和宇文泰一前一后去世,后人都需要巩固地位。
两国对这种形势心知肚明,不约而同地默认了这点,先维持现状,解决国內事务,再图谋对方,中间偶尔搞些小动作,表示还与对方不共戴天。
严格来说,高殷这支人马的军事目標是吸引住周军部分军队,让王琳得以攻略江陵,
只要和敌人僵持住就算成功,政治意义大过军事意义,没有人真的指望太子开疆扩土-
一这么想简直是疯了一一而是希望他在老將的帮助下亲临战阵,刷点资歷,不至於被人说是不知兵的深宫孺子。
因此在所有人的意识里,太子只要率军出征,守在城里,找机会打个小胜,宣传成大破敌军就可以回来了,是真正意义上的“陪太子读书”。
高洋则会在晋阳亲自坐镇,防止某些鬼东西搞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