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大怖(2/2)
回到鄴都已是下午,眾人能见到鄴都的城门大开,以及聚集在京师郊野道路上旁的官员们。
这些官员看上去已经非常疲惫,但是不敢休息,就这么跪在郊外,顶著初春的阳光与微风,被虫蝇啃咬手臂胳膊,却不敢动,因为他们周围站著一群手持长矛的骑兵。
见到至尊的车驾,他们连忙磕头:“恭迎至尊迴鑾!”
高洋嘿了一声,刚想举鞭,高殷就急忙伸手拦住:“父皇如此做,百官会害怕得受不了。”
“哦?”高洋抬眉,看了看他,又看向百官。
他出门之前下过命令,要是举起鞭子,就把这些送行的文武百官杀了。
这可是他出城之前的临时瞩託,高殷居然能够知道,消息也太灵通了。
“他们很害怕吗?”
高洋沉吟著,考虑了好一会儿:“既然这样——那就不杀了。”
百官磕头谢恩,高呼万岁,他们都清楚地看见了太子阻拦至尊的动作。
高殷鬆了口气,他只记得高洋有这个爱好,举鞭杀人,刚刚看他的表情就不太对劲,连忙阻止高殷先回到大都督府,很快,高洋指定的两个新旗主,已经在大都督府內等候著了。
斛律羡与独孤永业朝高殷下拜,高殷微微一愣,隨后大喜。
独孤永业是善战的良將,弓马嫻熟,从高澄开始就被重用,曾经被选为定州六州都督宿卫晋阳,光是这个履歷就足以说明他的含金量。
到了天保朝,他担任中书舍人,豫州司马,是晋阳勛贵里少见的文武双全之人,非常被高洋看中。
此时还没发生,但未来他在宜阳修筑军镇与周军相抗,又在金墉城顶住周国昼夜三十日的攻城,顶到援军到来周军撤退,作为一个守將是非常合格的。
但他的才能不正於此,不仅治理边境很有威信,而且会从军中挑选两百人为先锋,每次都能以寡敌眾,打得周人畏惧;而后周武帝亲自攻打金墉城,独孤永业听说了,连夜置办两千个马槽,让周军以为齐国大军要来了,解除包围撤退。
最难得的是这个人还性格刚直,不结交权势,是一个可以信赖的好干部,少见的普阳不抱团的將领,把他放出来,说明高洋也非常看中八旗,以他担任正金旗旗主没有毛病。
另一个是斛律羡,斛律光的弟弟,同样是个勇將,而且还掛著征西將军的官职,四征將军仅次於大將军,也是曹操的梦中情职了,可以说抹掉爵位和虚衔,在实际有权的官位上,斛律羡是他们八旗里最高的一位。
高洋,你这傢伙.
高殷略微有些感动,高洋也不全是在搞事,这两个重量级人物站台,他的八旗军又提高了一个档次,而且他们是带著一部分自家部曲来的,这些部曲本就是打老了仗的勇士,比起八旗的战力只高不低。
特別是斛律羡,他的身份让高殷能够更好地笼络斛律家。
“太子別客气。”斛律羡性格有点自来熟:“以后唤我丰乐就好。有了太子的推荐,伯父又能入朝仕官,我们一家都感恩戴德,我这也算是进来报恩了。”
在侯莫陈相升为大將军的同时,斛律平也被起復,杨那个驃骑將军下来给了他,同时斛律平拜任为充州刺史,又给他有得捞了,不断写信给弟弟斛律金说要好好答谢太子。
高殷唤来府中眾將,大家吃了个宴席,挨个认识了一遍,就各自回府。其他將领都还好些,就是新来的这两个旗主本身就有部曲,而且时间不足,因此他们名义上虽然是旗主,但实际指挥权还在高殷手中,暂时保持著现状,在战场上慢慢磨合。
高殷任命旗主,而不是自己捏住八旗,也是无奈之举。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皇权理论上是无限的,但皇帝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为此才要设置各方面的官员替他代管一一朱元璋就算废掉了丞相,后人照样搞出了內阁首辅,无论是编制还是权力,都与丞相差不多了。
高殷一个人管不来六万人,何况八旗会慢慢扩张,官位也会变多,因此旗主的设置是必须的,
这点就和西魏的八柱国一样,分权给手下,他们才会拥护主上,因为他们得到权力的来源是高殷的八旗。
那么他们就不会反抗高殷,除非他们得到了足以动摇高殷基础的同僚的支持,又或者是在这个体制之外得到了新的力量。
而高殷本身已经掌握了旗內的最强武力前锋营,前锋营是单独的编制,但並没有脱离旧旗,而是让他们得到了旗上人和前锋的双重身份,高殷控制他们,就能遥控各旗的中下层军官,由於选拔的性质,前锋营的武力始终是最强的,这就保证了前锋营的战力与地位都在诸旗之上,实际上就是他的“禁军”了。
独孤永业和解律羡拥有调御他们本旗的权限,但具体如何指挥,还是很看旗人如何执行他们的命令,有高洋在,高殷也不会压制他们太甚一一况且高洋都活不过今年了,比起排挤这两人,更重要的是將他们牢牢抓在掌心里,打上自己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