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军装(2/2)
军人不是圣人,偶尔也会有逃跑、偷盗的行为,因此给全军穿看华丽的军服,就代表著这个將领要么很有钱,要么御下很有方法。
从战略上来说,这也是对敌人的一种威,华丽的前提是队列整齐,也就是他治军有法,否则治军不严,部下早就把这些东西卖了换钱。
而且只有钱粮给够了,才能溢出额外的资源给他们做外部装饰,既然都有功夫在这上面,那对面要么是一群中看不中用的废物,要么就是吃满资源、配得上待遇的精锐,很少有人会认为是前者。
若是敌军稍微胆怯、自卑,就会进一步影响战斗力,这在开战时会有一定优势,也就是所谓的心理战。
高殷的钱粮也不是无限的,普通士兵仅仅只有一条丝巾,將官才有华丽的军服,但即便如此,也看上去精美壮观。
高殷示意打旗,眾骑呼喝著各自旗號的口號,一边表现射术与马术,一边控制坐骑与同伴变换阵型,让高洋看著心头髮痒,更想把这支军队拿到手了。
骑兵之间,亦有差异,一部分是身著重甲的具装甲骑,另一部分则是除了短便皮甲与披肩外就几乎没有防护的轻骑兵。
高洋又发问了,他感觉自己今天问题就是特別多:“为何不使用重骑?”
自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开始,骑兵的发展就有了质的飞跃,骑兵们以学习匈奴的骑射袭扰为主,但最多也就是与步兵和战车打打配合。
到汉初时,汉將灌婴“受詔別击楚军后,绝其粮道”,此时的骑兵主要职能仍是迁回抄后和灵活歼灭,不能作为正面交战的军队,这类骑兵被恩格斯认为是“非正规骑兵”,
对,就是那个马克思的好朋友恩格斯。
这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骑射战法要求有很高的技术力,骑兵正面打不穿步兵,面对老师匈奴人时又很难射过对方,毕竟没有人家那种从小睡在马上培养起来的接近本能的本领,
被匈奴人吊著玩儿,因此在汉朝之前,骑兵一直处在一个不上不下的地位,就卡在那儿了。
就在这种形势之下,汉人痛定思痛,探索出了新的骑兵作战模式,其实就是四个字轻车突骑。
简单来说,我射不过你,就跑到你面前,直接跟你匈奴人面对面拼刺刀。
这样就不需要又练骑术又练射术了,直接练好骑术衝上去搏杀敌人,霍去病的战法就是如此,第一次带兵就深入敌境,短兵相接打得匈奴人措手不及,毕竟我们距离不过一米,你拿弓箭我拿长戟,只要衝到了你面前,胜负没开始就结束了。
也是从这个时候,汉朝的骑兵从骑射型转变为衝击型,动不动就突骑、先登、陷阵,
在中原集权政体的严密军令下,迅速干爆了匈奴乌桓等游牧民族,让他们被迫適应这套衝击型战法。
也是为了这套战法,马、马鞍等军事装备应运而生,有助於骑兵们在马上做出刺击动作,让他们更方便地杀人。
於是军备竞赛就这么开始了,草原的骑兵也开始玩起正面突击,那么中原骑兵的优势就不明显,渐渐强化了装备,从轻装变成了重装,到这个时期,具装、也就是结构完善的马鎧成为了骑兵部队的版本答案,从人到马全副武装,就是一辆人肉坦克。
所以忽然看见一群不穿鎧甲的骑兵,那就跟佩剑的游侠一样,要么是笨蛋,要么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