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练兵(1/2)
第128章 练兵
“杀!”
大都督府的练兵之处在鄴都郊外,开闢场地为校场,四角竖立起五彩牙旗,隨著寒风呼啸。
在这旌旗猎猎之下,將领们操演战阵之法,教习士卒眼耳心手足与旌旗號令的密切配合。
校场的中央设置了高台,教官执金鼓进行指挥,底下的士兵在队主的带领下,隨著號令行进,长矛如林,向前突刺。
新兵们吼声还算整齐,脚步声令地面微颤,但细听之下,却是不和谐的音调。
前排的士兵动作规整,然而一走远来,后排就已经乱了。
有人走得太慢,后方刺得太急,予尖险些戳到前人的后背;有人太过用力、收势不及一个跟跑撞在同伴身上。
“重新列队!”
队列內的伍长们扯嗓暴喝,新兵们手忙脚乱地重新站好,这次动作总算整齐了些。
有个別的队伍已经显出进退有度的风范,像高岳、高昂这类人,在加入政府或一方军阀之前,就已经是豪强了,他们用各种方式招揽本乡部曲私兵,这些土兵与他们的人身依附关係更加紧密,因此战斗力也更强,表现也更出彩。
大都督府內同样有著类似的尉迟孟都、秦方太、李秀等豪强子弟,部曲围绕著他们,
形成了一股股小团体,通过他们对高殷的忠诚,高殷实现对整个大都督府兵员的粗略掌控。
但总体而言,整个大都督府远远没达到上阵的標准,多数士卒还在学习旗號的阶段。
侯莫陈相不由得冷哼,果然,即便太子將京畿兵打散分入新的府兵中,也还是一副松垮的样子。而且这样有一个弊端,那就是鲜汉混杂,只会让队列內的士卒矛盾更盛,不要说並肩作战,不互相捅刀子已是不错。
高殷却觉得还行,他才征完兵没多久,这些士兵很多都是农民商人,或乾脆是流氓地痞,一时脑热涌进来的,能按照阵型走完一遍都算可以了,训练难度是逐渐上升的,总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尉繚子》日:“使什伍如亲戚,卒伯如朋友,止如堵墙,动如风雨,车不结辙,土不旋踵,此本战之道也。”
简单而言,士卒之间要关係融洽,接近亲人朋友,从而达到战场上的高度一致,进而更好的实行將领的指令。
李靖將这一点发扬光大,让私交好的三名士卒结成一小队,三小队计九卒为一中队,
五中队计四十五卒加上各级队头结成五十人一大队。
因为大家关係好,所以磨合得很方便,进而更好的发挥战阵之力;李靖也能通过这样的编队,进行精妙的微操,例如通过三个大队形成长型方阵,再设置六个这样的方阵拱卫並听从中军將领的指挥,形成赫赫有名的“六阵”,彼此相互制约、支援,大大提高了整体的作战能力。
但现阶段的高殷玩不转这样的微操,对將领与士兵的要求都太高了,先是“私交好”这一条,那他府內的鲜卑人会去找鲜卑人,汉人集合汉人,这下又变成了鲜汉割裂態势,恍如一个小齐国。
所以为了填补大家缺的这块“私交”,化解民族矛盾,高殷拿出了究极法宝一一钱粮。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太子给的实在太多了,跟钱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高殷在武会上撒出去的財物可不少,相对的,这代表他的要求也不是一般的高。从他招揽这些士兵入府之后,就在日夜操练,一些士兵受不了想要逃跑,被他打了棍子,丟出府去,然而表现优越的,他也会派出亲信进行记录,自己在场时亲自赏赐,因此虽然艰苦,也留下了不少优秀的士兵。
他不看重身份,只看训练的结果,鲜卑人和汉人都有,也能显示出自己唯才是举,消弹鲜汉矛盾,让他们靠本事说话,
高殷还考虑到有一些人没逼数,或者想来混饭吃,所以贴心的嘱託过,前七日是试用期,不仅是高殷试用他们,也是他们试试自己能不能胜任大都督府的兵马,七日之后没走的,就算过了考核,算作正式的府兵,这时候还想走的,那可就走不了了。
很多府兵还不知道这代表著什么意思,即便是一些老將听了,也觉得不过是常规的念叨,没有威力。
多数新兵们还在操练方阵,而老兵们已经可以练习骑射之术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